神哥廢柴 作品

第471章 皮幣

 首先保留五銖錢,融掉其他各類錢幣,什麼大錢小錢一律廢除,五銖錢仍為五銖重,標準的後世三點二五克,其質地必須超過建武五銖錢,同時再鑄一些一銖小錢,成為貨幣的最低面值,方便底平民交易找零。 

 再鑄大號銅錢,面值為五錢,也可以稱為二十五銖錢,其重量為一漢兩多一點,填補銅錢與銀餅中間的大空檔。 

 用白銀鑄造出兩種面額的銀幣,分別是半兩重的五百錢銀幣,四點七銖重的一百錢銀幣。 

 用黃金鑄造出兩種面額的金幣,有十銖重的十貫錢金幣,五銖重的五貫錢金幣,刻意給鈔票留一些空間。 

 想讓百姓商戶全面接受皮幣,必須一步一步來,再者說了虎鯨皮也不是很多,短時間內武州沒有能力捕殺虎鯨,當然趙雲也不想大量捕鯨破壞海洋生態。 

 雌虎鯨每五年產一仔,終生可產五六仔,成活率與繁殖力並不高,而且二十年才算成年,族群數量並不算多,當然就是再多也不能任意捕殺。 

 後世倭人喜歡捕鯨,便遭到世界各國人的譴責,趙雲可不想造孽過多,未來能獲取自然老死的虎鯨最為理想,因為老病傷亡擱淺的鯨魚極少,大多數鯨落都發生在海中,而且距海岸線較遠。 

 當然這得靠運氣,別說鯨落後的屍首了,就是活的虎鯨,也是極難尋得蹤跡,想要捕捉那就更難了,沒有後世的水下探測器,也沒有大型機械可用,木製的船隻也無法與七八噸的虎鯨抗衡。 

 一千五百斛的大戰船,其實也只有四十六噸重,全是木板所制,體積與空間都很大,但卻輕輪飄的沒有什麼防護力,抗不住大風大浪,更經不住海上殺手的撞擊,估計一頭成年虎鯨,只需猛撞戰船幾下,一千五百斛的大船便會沉沒。 

 趙雲打算將虎鯨皮,製成兩種面額的皮鈔票,其中白色部分裁成六點五寸乘三點一寸大小,與後世的五十元大鈔差不多規格,找來皮匠與金銀匠,用黃金白銀鑲在皮面上,並且以黃金白銀為面額漢字,鑲上五十貫錢的字樣,可稱為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