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418章 傳國玉璽

 之後曹操回到了酸棗大營,袁紹果然提出另立劉虞為帝,前來參會的曹操與袁術極力反對。 

 曹操反對的原因很簡單,眼下漢獻帝雖是董賊所立,並且被其控制生死不明,但漢獻帝劉協也是先帝骨血,而且如今還是唯一僅存的血脈,其帝位得來也是不合法,卻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其正統性無可置疑。 

 而劉虞僅是東海王劉恭之後,天下與劉虞相似的宗室多如牛毛,此時若是擁立劉虞,天下諸侯也有人有樣學樣,尋一名漢室宗親擁立,到時候大漢將分崩離析。 

 況且聯軍此舉與董卓無異,討董的正義性將就此顛覆,說不定聯軍一眾都會成會歷史罪人。 

 此時曹操的志向,仍然是救出天子,加以輔佐重振大漢帝國的實力,其心中並沒有野心,曹操以為只有擊敗董卓,救出劉協重建漢廷才,輔佐劉協拿回政權是上策。 

 而袁術則不同,他早早的便懷有私心,若是立劉虞為帝,對他並無半點好處。其一劉虞為人頗有賢名,而且在朝野中威望極高,有著自己的兵馬與土地,絕對不是一名可任人擺佈之人,一旦劉虞為帝,他袁術最多隻有擁立之功,難有割據擴展的可能。 

 當然袁紹提議立劉虞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看似劉協比劉虞好控制,其實這內中另有因,此時袁紹並沒有政治野心,他更愛惜自己的羽翼,想從中搏得最好的名望。 

 袁紹之前一直支持的是劉辯,而劉協卻是競爭對手,兩人之間曾是敵對關係。這也是後來袁紹沒有迎接劉協的因素之一,因為袁紹始終懷念劉辯,視其為漢室正統。 

 如今劉辯已死,而曾經自己反對的人上了位,在袁紹看來就算救出劉協,自己也不能落得忠名,反而將來劉協親政,有可能會翻出舊事,為了斷絕此種可能,倒不如立劉虞為帝,自己不光有擁立之功,還能掩蓋自己提出進京逼宮的失策之舉。 

 然而袁紹並不受曹操與袁術影響,在之後的會議上拿出了一枚玉印,據說就是傳國玉璽,並且多次暗示曹操一切已準備就緒,希望曹操能出言支持,而曹操卻大笑離席,直接返回了平陰城,拒絕參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