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351章 盧植動搖

 真的將樂浪交給盧植這樣的人,短時間內盧植便能做出成績,但是一旦董卓從中使壞,罷除盧植的一切職務,盧植必然會接受,而樂浪可能會迴歸原途。 

 而趙雲則不同,肯定不會不接受罷免,甚至還會舉兵反抗,聯合諸侯討伐董卓,這就是忠臣與梟雄的區別,所以董卓才會反過來討好趙雲。 

 盧植從來沒有想過這一些問題,在他的腦子裡,忠於漢室勤於王事才是正道,他是一名忠心不二的純臣,但是卻生錯了時代,若是生於明君聖主時期,盧植必將大放光彩,只可惜他與曹操不同,在昏君當道亂世來臨的時代,盧植只會成為星光一閃的歷史人物。 

 盧植思來想去,突然覺得趙雲似乎沒有錯,發現趙雲忠的是天下與人民,為了天下百姓趙雲願意承認罪責,而自己僅是忠於漢室,無論是聖主還是昏君,一切皆以忠君為主,而後才有奉命為百姓謀福,自己也許格局小了。 

 盧植嘆了口氣說道“子龍之言使我茅塞頓開,華夏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有上古三皇五帝時期,還有夏代四百七十年、殷商五百五十年,周朝近八百年、暴秦有十四年、大漢也有近四百年,歷朝歷代更迭不斷,皇帝君主數百人,有賢能英明的君主,也有昏庸無道之君,一滅一建一上一下,都少不了華夏子民的存在,華夏民族才是帝國的根基,而子龍之舉才是上上之策,互相攻伐爭權奪利起起落落,最苦的還是平民百姓,損失最大的也是平民百姓,是盧植死讀聖賢書,卻不明正道之理,我盧植才是愚忠之輩!” 

 趙雲聽罷心中大喜,他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席話,竟然讓盧植想的如此深遠,盧植出生書香門第,歷任九江郡太守、廬江郡太守、議郎、尚書令、北中郎將等要職,武能平定蠻族叛亂與黃巾起義,文能續寫《東觀漢記》,並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書籍,乃是東漢末年的經學家及儒家宗師,為人剛直不阿能文能武,是漢未少有的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