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311章 平壤侯

 若是蹇碩按兵不動,則任由劉辯登上帝位,雖已是一錘定音,無法改變時局,但蹇碩好歹保住自身,可以暫且隱忍不發。 

 歷史也是如此進行,戊午日沒有意外,嫡長子劉辯在洛陽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光熹,時年十四歲,史稱漢少帝。 

 何氏被尊為皇太后,並且垂簾聽政太后臨朝,同時冊封皇弟劉協為渤海王,劉協時年九歲。 

 後將軍袁隗晉升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共掌朝政大權輔佐新皇。 

 因為趙雲屬於外戚一系,何進向少帝上表,晉封趙雲為平壤侯,食邑萬戶封一縣,保持其餘官職的同時,又恢復安東都護一職。 

 後世歷史上,朝鮮縣改稱平壤,是因公元313年,高句麗人見西晉王朝衰落,便發兵南下朝鮮半島,吞併了當時的樂浪郡,並且遷都朝鮮縣改名為平壤。 

 而漢少帝晉封趙雲,則只是字面上之意,布綱治紀曰平、克定禍亂曰平、佈德均政曰平,壤一字自然是土壤領土之意,因而趙雲也是受之無愧,從此朝鮮縣也就提前一百二十四年改為平壤縣。 

 當然對趙雲的冊封,其實是何進的意思,本來何進想上表封趙雲為縣侯,晉升為衛將軍入駐洛陽城,協助何進對抗閹黨,可是何太后受閹黨蠱惑反對趙雲進京,何太后為了安撫何進心情,所以只封趙雲為平壤縣侯加銜安東都護。 

 衛將軍秩中二千石,位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高於前後左右將軍,與九卿相等,掌握京城南北兩軍衛士,是北軍中侯、南軍中侯、西園中侯的頂頭上司,是京都衛士的掌兵者。 

 而此時的北軍中侯,正是赫赫有名的漢室宗親劉表,劉表乃是漢未八俊之一,南軍中侯則是河南尹、虎賁中郎將袁術,西園中侯是中常侍蹇碩,洛陽三衛分別由宗親、士族、閹黨掌握,何進想讓趙雲擔任衛將軍,從而在洛陽三衛中安插外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