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265章 七月之喜

 黃忠貴有大上造之爵,有房宅20畝,田地八十六頃,還有多年的獎賞與薪奉積蓄,本來愁容滿面,擔心無人繼承家業,如今喜得長孫,便狠狠的發洩了一番。 

 趙雲見老黃如此高興,也就改變了下一波南下的人選,改派韓當帶著前旗運著機械等物資,南下入駐提溪縣。 

 當然趙雲也送上諸多禮品以示慶賀,做為都鄉侯、徵東將軍、樂浪太守,他領著兩份高薪,還有三鄉封地,可謂是收入極高。 

 然而這些收入根本不夠開銷,在樂浪只要是軍侯與縣令以上級別的文武,一旦有喜喪之事,趙雲少不了送上禮品與泊金,還有趙雲家中的諸位敗家娘們,眾位兒女的開銷。 

 特別公孫圓月、吳景潔、童紅冕三位皆是武人出身,手底下養著數百名的娘子軍,各種開銷非常巨大,雖說公孫圓月有豐厚的嫁妝,但早被揮霍一空了。 

 好在婦聯與女子學校的費用,如今由郡衙支付,否則加上經常有人侯府來蹭飯,趙雲估計要成為窮光蛋了。 

 當然趙家每年的收益也有一半進入侯府的錢庫,由趙雲的父親管理,才使侯府不至於窮困潦倒支收虧空。 

 反倒是蔡文姬與李鴻雁比較顧家,蔡文姬沒少化名投稿,每個月都能獲得一筆稿費,而李鴻雁則喜歡織錦繡花,自己也有一些收入,同時兩人的花銷也少。 

 因為樂浪的第三件喜事,趙雲又拿出了一大批禮品與金錢,親自來到了諸葛府上,看望大病初的諸葛珪。 

 三十六歲的諸葛珪,在華佗的調理下終於康健下床,躲過死神的鐮刀,據華佗所說只要注意飲食習慣,諸葛珪還有十餘壽命。 

 如令其弟諸葛玄在定縣當縣令,領著比六百石的薪俸,而十四歲的諸葛瑾也在將軍府任記室掾,也有比四百石的待遇,諸葛家也有穩定的收入。 

 但是諸葛珪之前為官清正廉潔,又長期患病,來樂浪時基本沒有帶什麼錢財,所以弟弟與兒子的收入,也無法支撐全家過上富人的生活,因而趙雲每一個月都會送來一筆錢財,才使諸葛家有官吏的生活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