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264章 捉將之器

 不多時魯傑與歐冊等人,帶著改造好的三弓床弩來到了實驗之所,匠師們的手藝與速度果然是驚為天人。 

 床弩的射道已經改成了圓形射管,射管也不是全封閉的,而是留有繩索的縫隙,而且加了一些部件,防止發射時網繩被拉入射管,從此看來魯傑是動足了腦筋。 

 用於發射的弓弦,也加了兩塊皮墊,更加適合發射石子,其著力面積增加許多。 

 床弩的鬥倉也加大了幾分,還設置了一些巧妙部件,防止網繩纏繞在一起影響發射。 

 網繩前兩角繫有繩索,繩索穿過了一塊橢圓形石子,石子有鵝大小但略一半,而且十分的圓滑,石子未端已被鑽穿,繫上了石子。 

 趙雲用左右手拿起兩塊石子,掂了掂感覺份量十分接近,心中感慨此時已有鑽孔技術。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古人就已經能使弓弦鑽打孔,曾經出土過不少打孔的石頭與玉器,甚至還在腦袋上打孔做手術,這些都是有出土為證,不容任何人半點質疑。 

 秦漢鑽孔技術已有了突破,創造出了青銅鑽與鐵器鑽,為玉器、鐵器、木器、石器等打孔鑽洞,是木匠、鐵匠、玉匠等等工匠的必備工具,當然其效率無法與後世的相比,但卻能反映出古人的偉大智慧。 

 相較於網繩前兩角的圓石,後兩角的石塊則比較粗糙,必竟前角的圓石要射道射出,而後兩角的石塊則不用,只需重量合適相等便可。 

 趙雲前前後後觀察了好幾圈,他看見設計的精巧,還有工匠的用心,方方面面設想俱到,於是趙雲滿意的點頭,下達了發射的指令。 

 “嘭”的一聲圓石擊射而出,後端的繩索也通過射管的縫隙,脫離了射管的束縛,隨即網繩被帶出,順利的飛向木製模具,非常可惜第一次直接射偏了一丈,網繩鋪開在了地面上。 

 工匠們也不氣餒,帶回網繩與石子,又經魯傑與歐冊稍稍調整準心,便再一次發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