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218章 徵東將軍

 二月趙雲等人回到了樂浪郡,漢廷的召令也送達,公孫瓚晉升為奮武將軍,封薊侯,任遼東長史,實際控制右北平、漁陽、遼西及遼東屬國,所轄兵力達到了七萬之數,成為了幽州最強的勢力。 

 劉虞晉職幽州牧,封襄賁侯,仍領宗正一職,劉虞實際控制了上谷、代郡、涿郡、廣陽四郡,同時得到烏桓三部的效忠,丘力居封遼西烏桓大人仍駐守柳城,下轄脫刃侯與乎正侯二部。 

 蘇僕延封遼東烏桓大人駐守管子城,下轄依齊侯與阜木侯。烏延封右平北烏桓大人駐守寧城,下轄沒義侯與處必侯。 

 公孫度仍任遼東太守,封都亭侯,實際上僅控制遼東郡與玄菟郡,失去了對遼西郡及遼東屬國的掌控,同時上奏朝廷將鴨綠江以西的番汗縣劃歸給樂浪郡。 

 趙雲仍任樂浪太守,晉銜徵東將軍秩真二千石,晉封箕鄉侯,仍行東都護職權,樂浪郡下轄達到二十八縣,實際控制二十六縣。 

 軍隊新增後營,都尉由太史慈擔任,部一級編制由一千增至一千五百人,一線作戰部隊達到了六萬五千人,用實際行動反對劉虞的精兵政策。 

 此時公孫瓚與公孫度,也在反抗劉虞的精兵政策,據說公孫瓚還因為此事,鬧小孩子脾氣,罷工跑回自己封地不出門,不問政事。 

 好在趙雲有都護職權,同時還有徵東將軍的職權在身,劉虞也拿他沒有辦法,只能任趙雲擴編軍隊,同時上書參奏趙雲有不軌之心。 

 而護烏桓中郎將孟益,則僅封了個左庶長,其他職位不變,名譽上監督烏桓三部的行動,實際上仍僅有八千部下,對於烏桓三部並無實際肘制,還得受幽州劉虞的調用。 

 遼西局勢也暫且穩定,樂浪又獲得了萬餘義軍降卒,本著多多益善的原則,趙雲便又收下這些降卒。 

 之後趙雲與史阿等人直接乘船回朝鮮縣,而是在佔嬋上了岸,趙雲打算步行走訪民生民情,雖然他很想念家中的妻兒,但還是想著順路對樂浪的民情瞭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