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206章 計劃不變

 烏桓也被稱作烏丸,是此時的北方遊牧民族之一,烏桓人與鮮卑人同宗同語,無文字刻木為信,屬於東胡部落之一。 

 原先烏桓人居住在右北平、遼東、遼西等北方邊緣十郡,原本也是匈奴的役屬,烏桓人每年都要向匈奴單于上貢牲畜、皮革,若是超時無法交足數額,便會被沒收妻女充為奴婢。 

 匈奴被漢朝擊敗後,少數烏桓人投向鮮卑,多數人南下依附漢朝,長期放牧遼東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上谷等郡,其中以遼西、遼東及右北平三地為數眾多。 

 大漢為招撫烏桓人,總計封了烏桓大人、渠帥、王侯、君長達八十一人,並且在上谷寧城設有護烏桓校尉,節制烏桓眾首領。 

 如今烏桓大人丘力居,起兵殺死護烏桓校尉公綦稠,佔據了柳城、管子、寧城三城,尊張舉為漢天子,又自稱烏桓王,統率峭王與汗魯王,形成了烏桓三部。 

 其下設有脫刃侯、乎正侯、依齊侯,阜木侯,沒義侯、世氐侯六位侯爵,侯爵之下又設二十七渠帥及四十五名君長,率領烏桓人馬五萬之數。 

 而張舉與張純則舉眾七萬有餘,兩人的部下皆為幽州漢民,三人聯合達到了十二之數,目前正屯兵樂陽縣,隨時都有可能攻打遼東屬國治所昌黎縣。 

 遼東太守公孫度也聚攏了玄菟、遼東、遼東屬國三地兵馬五萬人,入駐於昌黎縣城,這絕對是公孫度的存亡之戰。 

 趙雲等人剛從遼東屬國的徒河縣登陸,就見到了自己來談判的使者張岐,果然沒有意外,在生死關頭公孫度同意讓出番汗縣,並且以鴨綠江為界。同時趙雲也得到了州衙與漢廷的召令,支援遼東也就了法理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