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193章 水庫計劃

 先前魯傑的弟子一直在建造水車,引水灌溉大同江雙岸,但是收效遠不及不利水土木工程,引水水車屬於消耗品,而水利工程才是永久的利民工程。 

 而且魯傑又接做水磨與水舂的任務,手底下的徒弟工匠根本忙不過來,他便又去了多封書信,才將水利大師李科請來,之間少不了講述趙雲對於工匠重視。 

 《都江堰工程》一書中講到了,各種治水方法,包括堰、壩、溝、渠等皆有詳細的講解,甚至還有構圖,就是沒有建水庫,古代治水都以引流排防為主,少有儲水的水利工程存在。 

 於是趙雲大略看的看完《都江堰工程》後說道“這書決對是一本利國利民的好書,應為國之瑰寶,堰以改變分流為主,可以很好的控制河流的走向,打散江河洪峰的衝擊之勢。水壩則是攔截水流,抬高水平灌溉高地的農耕土地,在乾旱時季能起到關鍵作用,而在水澇季節變成了潛在的危協。溝與渠的作用大體相同,開溝造渠引水灌溉,為大片田地的生命動脈!” 

 李科與魯傑齊齊看向趙雲,兩人皆是認真恭敬的聽著,其實趙雲狗屁不懂,完全是靠著記憶與現學現賣,結合著講述這一套理論知識。 

 綜合學校的正堂之上趙雲喝了口水,見兩是皆十分認真,便又裝腔作勢的說道“此書雖然常經典,但我以尚且一項沒有記載有些可惜!” 

 李科聽罷笑道“不知侯爺所說是那一項,還請侯爺指教一二!\" 

 趙雲笑了笑說道“指教斷不敢當,只是有些淺見。江河之水皆來源於上倉,成雨變雪落於平原、山丘及高山之中,山丘之水流向平原,再匯入大江大河,屬於不可存之水。而高山之水,或者成山頂積雪,或為高山土壤吸收,再慢慢的融化流入大江大河,從而使江河之水源源不斷。但若是旱季或者少雨年景,江河之流便斷流,以上皆為自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