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發了狠 作品

第32章 保護媽媽

 而這些孤立和指責,似乎還被傳遞到了兒女們的身上,最終也讓張家的四個兒女顯得更加親密些。因為他們需要團結才能幫助到媽媽。 

 可是,令人氣惱的是,爸爸,作為媽媽的枕邊人,他從來不曾出面維護媽媽的利益,有些人甚至敢當著他的面數落媽媽的不是,爸爸也只是賠著笑臉唯唯稱是,別人的非短流長就得以順利繼續。 

 這也難怪張不凡的妹妹張舒,為此氣得好幾次慫恿媽媽跟爸爸離婚了,別人可以不知道媽媽的真實才華,爸爸作為同學加丈夫豈能不知?知道還不幫忙維護,這樣的丈夫要來何用? 

 在改革之風初興時,媽媽自己想過搞教學改革。 

 但是媽媽的出發點不一樣,不是為了直接提升分數和答題能力,而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和閱讀的興趣,想做到潤物細無聲。 

 媽媽善於組織語言,調動學生的情緒,她的課學生們一般都很喜歡聽,而且也都很喜歡她這個人。 

 可是班上一個高材生卻寫了一封信給校長,說她的課不夠明確,聽了之後還不懂做作業,還要自己提煉浪費時間,讓校長另換一個教師,本來教導主任就在一些議論聲中湊夠了怒火,得到這信如獲至寶,立刻就在學校的例會上,對她進行了點名批評。 

 媽媽非常傷心,一般來說,她可以接受領導批評,老師指責,但是連學生也這樣對待她,她有些受不了。她對參考書裡那些答案有些牴觸,不把這種答案直接餵給學生,她不認為這是什麼錯誤。 

 此事之後,媽媽的環境變得更加惡劣,很多老師都自己覺得比她強,因為他們沒被領導這樣批評過,領導的批評,就是媽媽水平低下的證明,如果不鄙視一下她,取笑一下她,好像等於表示水平跟她一樣低了——到底是有多笨,才能把參考書提供好的答案都講不清楚啊,老牌大學生就這水平? 

 爸爸依舊聽之任之,這種態度讓幾個兒女都恨得牙癢癢的。 

 最終,還是靠張不凡和張舒兄妹把這股風給擋住了。 

 這事發生在兩年前,某個週末,張不凡從師範回到家,看到有個教師正在辱罵媽媽,罵得十分難聽,無能啊,笨啊,老來俏啊,三仙姑啊等等,雖然這個教師曾經任過張不凡的課,張不凡還是決心徹底拉下臉維護媽媽。 

 於是他強勢擋在了媽媽面前,直接針鋒相對地跟那老師舌戰。 

 這一次,受了委屈的媽媽沒有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