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悲憤的貓 作品

第37章 巨靈神

 巨靈神貮型編號012,013.是這兩艘泰坦級動力甲胸前所寫的編號。站臺內有著獨立的電源,小型的聚變核心發電機可以持續工作五百年,站臺的控制室內有著一臺終端機,雖然終端機設置有密碼,但是隻是等待了一會就被李璐的解碼器給破解掉了,在接通電源之後馮俊從站臺內的終端機裡查到了這兩臺動力裝甲的詳細編號與數據。 

 巨靈神貮型試驗機戰鬥全重一百二十三噸,天府重工應明帝國的戰爭需求在戰爭發生後進行改裝的兩款試驗機。裝備了新型等離子護盾與兩臺新的微型聚變反應堆,單臺的最大馬力達到了五萬馬力,總功率十萬馬力。肩部的電漿炮有效射程一千米,能夠將高能量的電漿以極快的速度發射出去,對目標造成極大的能量傷害。後背上搭載的等離子護盾發生器能夠在動力甲外圍形成一層高能粒子構成的保護罩,這層保護罩能夠有效阻擋外界的攻擊,如激光、導彈等。 

 原本這類動力甲一開始的設計是作為大型的火力支援單位來製造的,為的是快速壓制敵方步兵與重型動力甲士兵,在巷戰中佔到優勢。最初的巨靈神壹型並沒有搭載肩部的電漿炮與左臂的盾牌,右臂外圍上也沒有裝備電磁戰鬥刃,設計者在最初只給巨靈神級動力甲裝備了四門速射激光炮。但是隨著戰鬥的進行,不論是在陸地上的城市巷戰還是在太空軌道中的登陸與跳幫戰,泰坦級動力甲不得已不與自己體型相當的對手開始作戰,尤其是面對美利堅國的阿瑞斯級與蘇聯的白熊級動力甲。 

 在雙方都安裝有等離子護盾的情況下只是用激光炮互射是無法分出勝負的,這種情況下近戰格鬥就顯得尤其重要。於是不得不匆忙的在動力甲上加裝戰鬥匕首與金屬護盾。這兩具巨靈神貮型正是天府重工為了應對日漸激烈戰爭所研發的新型號。 

 雖然沒有正式投產,但是這兩種動力甲在戰爭的末期曾經被投放到戰場參與了局部戰場的實戰。雖然終端機上並沒有記錄實際的戰鬥數據,但是想必是不會太差,不然也不可能完好的從戰場上撤下來。 

 戰爭結束之後明帝國與美利堅蘇聯組成了地球聯合理事會,之後政府的重心就轉移到了生態恢復,清除輻射恢復生物圈的中心上去,作為即將投產的實驗性動力甲就這樣被擱置在上青市的地下封存了起來,一直到馮俊與李璐的到來。 

 終端機上能夠查到兩具動力甲的詳細信息,甚至是操作方法與日常保養與維護都記錄在其中。想要進入駕駛也十分簡單,需要上到動力甲的後脖頸處,打開艙門後就可以進入駕駛室。動力甲設計有雙人駕駛艙,但實際僅需一個人就可以駕駛。但是駕駛艙卻設計得極其緊湊,第一個主駕駛員進入後第二個副駕駛員再進入,兩個駕駛員幾乎是一前一後緊貼在一起,這樣就是一個人在駕駛艙內動了之後另一個人也要跟著動,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加厚駕駛艙外圍的裝甲從而保護駕駛員。但是估計沒有幾個士兵喜歡以這樣緊密尊貴的方式操作動力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