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青 作品

第149章 佛法辯論

“武老爺,宮裡來了個太監,說陛下讓你去宮裡覲見。”門房老範小跑著進了武小四的院子,看到武小四就遠遠的喊道。

武小四這會正在曬太陽,這寒冬臘月的,難得有一個大晴天,手中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出去了。

讓李公公去招募些護衛,再讓小六子去醉花樓告知柳如煙排練時間。

他自己則偷了個懶,蹲在院子內曬太陽,不曾想皇帝這個時候會找他。

武小四騎著馬往皇宮內走去,腦中卻思考著皇帝找他的目的,這也沒幾天,諸事都還順利,不過要在年前舉辦拍賣會的話,時間上還是緊了些。

進了皇宮一個太監領著武小四往御花園內走去。

“武大人,請稍等,奴才先去稟報陛下。”

武小四點了點頭,這御花園內這個季節居然還有很多花卉開放,真是奢侈啊。

不一會兒,那太監匆匆返回,恭敬地請武小四前往。武小四整理了一下衣袍,跟著太監往御花園內走去。

遠處一個巨大的池塘邊,身著常服的靈武皇帝正坐在岸邊垂釣。

“又在釣魚?真他媽閒!”武小四心中暗想,撇了撇嘴,然後緊走幾步,行禮道:“臣武小四叩見陛下。”

皇帝頭也沒回的道:“平身。文瑾啊,聽說昨日你連跑三家青樓?怎麼,拍賣會已經安排妥當了?”

武小四立馬回道:“陛下,臣昨日去青樓是打算邀請那幾位紅牌姑娘作為拍賣會的拍賣師,這樣會讓拍賣會更容易吸引人,而且她們和賓客互動會更放得開,有助於提升寶物的成交率。並非是去青樓閒逛的,還請陛下明察。”

“無需多想,朕不是責怪你。只是想知道拍賣會的進展如何了,定在什麼時候舉行?”

“回陛下,拍賣會如果在年前舉辦,那會顯得有些草率。畢竟青樓的那些姑娘還要經過培訓後才可以參與,而定製的請柬還未做好,屆時還得一家一家送去,這些都需要時間,所以臣想將日期定於年後正月初八,陛下您覺得如何?”

武小四一直弓腰回答,說到這裡微微抬頭想看看皇帝的臉色,可只見到了皇帝的背影。

既然皇帝沒有看著自己,武小四覺得一直弓著腰有些累,便偷摸的直起腰來,用手輕輕捶打了兩下後腰。

皇帝依然沒有回頭,只是微微頷首道:“行,年後就年後,這馬上也到元日了,屆時百官休沐,朕也趁機好好歇息幾日。”

頓了頓他又繼續說道:“文瑾啊,你這身子骨不行啊,聽說你昨天在那上官瑤的房間待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怎麼,腰就不行了?”

“陛下,臣昨日與上官瑤聊的可是正事,並未有任何出格舉動啊!”武小四慌忙辯解道。

“就算你不到一盞茶,朕也不會笑話你的,不用緊張。”

就在這時,皇帝的浮標微微晃動了一下,他立馬雙手握住魚竿,眼睛死死的盯著浮標,口中輕輕的“噓”了一聲,示意武小四別說話,怕聲音太大把魚驚走了。

武小四的目光也緊緊的盯著浮標,雖然他不會釣魚,但是不管是誰在這個時候都顯得有些緊張,就想看看釣上來的魚有多大。

就在兩人都緊張的時候,那浮標卻又沒了動靜。

皇帝輕輕地嘆了口氣,放下了手中的魚竿,目光從平靜的水面移開,轉而投向了站在一旁的武小四。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兩人的身上,寒冬臘月中為他們身上增添了幾分暖意。

“文瑾,”皇帝開口道,“朕想出去透透氣,散散心,你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

武小四一聽,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畢竟昨天他剛去了青樓,今天就被皇帝抓來詢問。

“陛下是要和臣一起去逛青樓?”

皇帝微微皺眉,擺了擺手,正色道:“朕乃一國之君,豈能輕率涉足煙花之地。朕所尋者,乃是能陶冶情操、靜心養性的去處。”

頓了頓,感覺自己說的不像是去散心的樣子,於是皇帝繼續說道:“當然,若是能有熱鬧看的話,那也是極好的。”

“陛下若要看熱鬧,臣自有妙計。即便沒有現成的熱鬧可看,臣也有辦法為您創造一番熱鬧景象。”

“創造熱鬧?你要去惹事?”皇帝眉頭微皺,看向武小四。

武小四瞬間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神秘兮兮地說道:“陛下,臣打算去白馬寺,與那些高僧大德辯論佛法!想必屆時定能引來眾多信徒圍觀,熱鬧非凡。”

“這不太好吧。”皇帝有些猶豫地道:“那白馬寺在災荒之時,都會傾囊而出,賑濟災民,乃是百姓心中的聖地。你若前去與高僧辯論佛法,豈不是有擾佛門清淨,驚擾信徒之嫌?”

“陛下多慮了,咱們只是去‘友好’的切磋,哪怕內容有些過份,以白馬寺僧人的佛法造詣也不至於會生氣的。”武小四眨了眨眼解釋道。

皇帝聽了武小四的解釋,眉頭稍微舒展了一些,點了點頭道:“既如此,朕便信你一回。朕今日還有些興致,那便早些出發吧。”

武小四見狀,連忙擺手解釋道:“陛下,時間尚早,此時去白馬寺,恐怕高僧們還未開始講經,信徒們也未聚齊。若陛下想要一場真正的熱鬧,不妨等到下午,那時信徒眾多,我們的辯論定能吸引更多人圍觀。”

皇帝略一思索,臉上的疑慮漸漸消散,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好,那便依你所言,下午再去白馬寺。既然時辰尚早,中午就陪朕在宮中用膳吧。”

“謝陛下隆恩。”武小四拱手作揖,恭敬的回道。

“吃個飯而已,何須如此多禮。隨朕走走,看看這御花園中的景緻如何?”皇帝揮了揮衣袖,站起身來,步履輕盈地領著武小四向御花園走去。

兩人漫步在御花園中,花香撲鼻,鳥語聲聲,別有一番雅緻。

前方的亭子內,瓜果、茶點、美酒等吃食飲品都已備妥。

兩人邊走邊聊,時而駐足欣賞花景,時而低聲細語。

不久,陳老太監悄然靠近,聲音低沉而恭敬:“陛下,午膳已經備好,請移步用膳。”

皇帝微微頷首,示意知道了。他轉頭對武小四說道:“將午膳傳至前方涼亭內,今天太陽剛好,外面吃著舒爽。”

“陛下,這不合禮制。”陳老太監猶豫著說道。

皇帝聽後,微微皺眉,但隨即又舒展開來,他轉頭看向陳老太監,“陳伴伴,今日朕難得歇息一日,想換個地方用膳,享受一下這冬季的陽光。你且去安排吧,不必拘泥於禮制。”

陳老太監見皇帝如此堅持,心中雖有疑慮,但也只好恭敬地應下:“是,陛下。奴才這就去安排。”

說罷,陳老太監轉身退下,不一會兒,一群宮女和太監便忙碌起來,將桌上的美食佳餚一一移至前方的涼亭內。皇帝和武小四也緩緩步入了涼亭。

涼亭內,微風拂過,帶來一絲絲清涼。桌上擺滿了各式佳餚,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文瑾,你覺得這御花園的景緻如何?”皇帝放下酒杯,指著四周的景色問道。

武小四環顧四周,只見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湖水波光粼粼,景色美不勝收。他心中讚歎不已,但表面上卻保持著恭敬的態度,回答道:“陛下,御花園的景緻果然非凡,每一處都透露出皇家的尊貴與雅緻。臣今日能在此與陛下共賞美景,實乃三生有幸。”

“少拍馬屁,你這馬匹技術也不行。”皇帝輕笑一聲道。

“那臣只能說,美,美的很。”武小四順著皇帝的話,重新回答了一遍。

“哈哈哈……”

時間很快過去,這次皇帝出行依然有禁軍便裝隨行。

武小四覺得這出去玩一次就大張旗鼓的,有些不合適,但是人家是皇帝,安全第一,他也沒辦法說什麼。

從皇宮出來後,武小四和皇帝告了一聲罪,說要回家取一些東西。

得到批准後,武小四馬不停蹄的跑回家,將之前準備好的詳細計劃書翻出來看了看,再次確定沒有什麼大逆不道的言語,這才放入懷中。

剛出院門,就看到一早回來的王大木此時已經休息好了,正在院子裡活動手腳。

於是便打算叫上他一起去白馬寺。

“王大哥,走不走?”

“走!”

男人之間的約定就是這麼簡單,根本不知道走哪裡去,只要你問,那就答應。

“一會有個貴人,可不要衝撞了他。”武小四騎著馬,邊往西城門走去,邊囑咐道。

“行,知道了。”王大木懶洋洋的騎在馬背上,隨著馬背的顛簸,渾身彷彿沒了勁似的。

剛出了西城門就追上了皇帝的馬車,這馬車和武小四的那輛比起來更為寒酸,看來皇帝的東西不一定全是最好的,比如這便裝出行,就特意用上了這種破爛貨做偽裝。

武小四跟在皇帝的馬車邊,而皇帝正把玩著手中的一串佛珠。

看到武小四跟上後,便問道:“文瑾,知道這佛珠是什麼做的嗎?”

“相思子?”武小四看那一串小小的佛珠呈紅色,形狀如同心臟的模樣,猜測道。

“想不到你一個北方人居然認識。”皇帝有些詫異的看向武小四,這相思子又名紅豆,是生在南方的。

“僥倖認識,不過,林公子,這相思豆性涼,脾胃虛弱、體質虛寒的人可不宜長時間佩戴啊。”武小四不知道為什麼皇帝會拿一串這麼廉價的佛珠在手上。

“這是我大哥的遺物。”皇帝說了這句話就閉口不言,彷彿在回憶他那去世的大哥。

如果不是他大哥的去世,他也做不了皇帝,這江山必定是他大哥的。

武小四不知道怎麼接話,也跟著沉默了下來。

半晌後,皇帝再次開口,聲音有些低沉:“當年大哥還未成親,在南方作戰之時,一位女子送給他的,被他一直保存的很好,後來整理他遺物的時候,才發現這一串佛珠。”

“可惜,朕繼位後,多方探查,也未能找到那名女子,怕不是已經死在了戰亂中。”

“哎!”武小四嘆了一口氣,將唐代詩人王維的詩詞吟了出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林公子,這相思豆,雖普通卻寓意深遠。它承載著您大哥對那位女子的深深思念,也見證了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即便時光荏苒,戰亂紛飛,這份情感依舊如紅豆般,堅韌而持久。”

皇帝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哀思,他輕撫著手中的佛珠,彷彿能從中感受到大哥曾經的溫度。

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情緒,繼續說道:“是啊,紅豆雖小,卻承載著無盡的思念。朕雖貴為天子,但在這深宮之中,也時常感到孤獨。這佛珠,不僅是大哥的遺物,更是他留給朕的念想。”

武小四見皇帝已經忘情,連出門後需要隱藏身份都忘記了,便提醒道:“身份,身份啊,林公子。”

頓了頓武小四繼續說道:“這天下戰亂已久,現在恢復極為緩慢,想要迅速發展,就得另闢蹊徑。”

皇帝回個神,問道:“怎麼個另闢蹊徑?”

武小四抬頭已經能遠遠的看到白馬寺了,便回:道“林公子,快到白馬寺了。這個問題我們回頭再找個合適的時間深入探討。”

這次來,武小四可不是閒逛來的,而是要讓那老和尚好看,準備已久的計劃今天就要施行了,心情多少有些激動。

他和王大木走在最前方,兩人像個勇士一樣,徑直往白馬寺的大殿內走去。

皇帝和陳老太監離的遠遠的,扮成普通遊玩的百姓,手裡還拎了三支香作為掩護。

武小四站在大殿門口,目光看著大殿內的佛像,心中先道個歉,“佛祖恕罪,今日來只針對那個老和尚,並非對佛家教義不滿。”

剛要開口讓那老和尚出來辯論,身後就有一老者伸手把武小四撥開,“讓讓,年輕人堵在門口乾什麼,一點素質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