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蓮花 作品

第255章 誰的功勞

 直到感覺情緒值收割得差不多了,李衛國才宣佈,只要是95號院的人,願意幹都可以。 

 不過,有個前提,就是活幹得必須漂亮。 

 如果為了數量不要質量,別說這次沒有白薯,以後不管有什麼好事,統統都靠邊站! 

 當然,也不是誰來都行,為了保證速度和質量,同時也是為了表示名額的稀缺,每家只能出一個人,而且年紀要在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 

 年紀太小,勞動能力有限。 

 年紀太大,幹活的時候容易出問題。 

 李衛國又不是開善堂的,反正四九城的老弱病殘也餓不死,犯不著用力過猛。 

 於是,四合院開始了盛況空前的包餃子活動。 

 二十來個大姑娘小媳婦,有人剁肉,有人切菜,有人和麵,有人擀皮…… 

 為了便於管理,同時也為了避免有人濫竽充數,李衛國把人分成了若干小組。 

 三至四人一個小組,既好分工,又方便協作,是最不容易鬧矛盾的一種方法。 

 見過手工包餃子的都知道,餃子餡盤好之後,往往都是一個人擀皮,供應幾個人同時包。 

 這時候,就要看擀皮人的功夫了,不但要擀得快,還要擀得好,不然根本就供應不上。 

 單手擀皮是基本技能,餃子皮在擀麵杖下自動旋轉,片刻就能擀好一張。 

 雙手同時分別控制兩根擀麵杖是正常操作,餃子皮也是自動旋轉,擀皮的速度是單手的一倍。 

 雙手分別擀皮,而且每根擀麵杖都能同時擀兩張餃子皮,那才能算是小高手。 

 注意,只是小高手,不是高手。 

 據說,有些牛人,雙手同時用那種兩頭尖的擀麵杖,每根擀麵杖可以同時擀八張餃子皮,也就是同時可以擀十六張皮,你敢信? 

 …… 

 李衛國大大方方地告訴眾禽,這些包餃子的材料都是有人贊助的,餃子也不是光自己吃,是包給孤兒院的。 

 這一下,眾禽更加羨慕嫉妒恨了。 

 自己父母雙全,有兒有女,吃得還不如沒爹沒媽的孩子,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