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蓮花 作品

第245章 投資

 因為都是47.48年左右出生,又都是建國後被新政府收養,幾個孩子登記的名字都很有特色,不是建國,就是國慶,要麼就是解放之類,甚至還有一個叫衛國。 

 李衛國覺得氣勢不足,乾脆大手一揮,給幾個徒弟改了名…… 

 姓羅的叫羅峰,姓葉的叫葉凡,姓韓的叫韓立,姓景的就叫景天…… 

 李衛國現在的日子過得很悠閒。 

 除了去協和學習之外,又多了一個給國家培養醫學人才的藉口,軋鋼廠醫院去得就更少了。 

 每天早起,指導幾個徒弟練武,等他們上學之後,一天就沒事了。 

 是的,即便是李衛國的徒弟,也得照樣上學讀書。 

 李衛國讓街道辦,把他們都轉到了南鑼鼓巷附近的學校,這樣比較方便。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練功,七點吃飯,七點半上學。 

 中午回家吃飯。 

 晚上放學先寫作業,然後練武兩個小時。 

 早中晚三頓飯,都由婁半城贊助的保姆婁曉娥負責。 

 儘管廚藝一般,但對八個已經餓怕的孩子來說,婁曉娥絕對是除了自己師父之外,全世界廚藝第二好的大廚! 

 請原諒孩子們沒見過世面,孤兒院的條件實在太差了,打記事開始,他們幾乎就沒吃過什麼好東西。 

 能吃一頓白麵餃子,就已經是過大年了。 

 婁曉娥哪怕把紅燒肉燒糊,也是無上美味,畢竟也是肉啊! 

 好在有李衛國,只要在家,就會指導婁曉娥做飯。 

 小雨水有時候也會幫忙,這才不至於把孩子們吃出毛病。 

 也不知道是婁曉娥有天賦,還是別的什麼原因,飯做得是越來越好,而且進步很快。 

 每次聽到孩子們的讚美,尤其是李衛國的誇獎,婁曉娥都會高興得合不攏嘴,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李衛國也發現了婁曉娥的特點,從剛開始的經常批評,變成了經常表揚。 

 於是,婁曉娥幹活更賣力了,有時候還會把自己的幾個閨女也拉過來,一起幹活。 

 婁曉娥的閨蜜,幾乎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