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蓮花 作品

第3章 蜈蚣街

 李衛國掏出兩毛錢和半斤糧票遞了過去,收回少婦找的二兩糧票。 

 這時候還是16兩制,半斤等於八兩,後世人習慣的十兩制,要到明年才開始統一。 

 …… 

 管他驢或馬,吃飽了爛肉面再打鑔。 

 這種底層苦力喜歡吃的食物,李衛國不但不覺得丟份,反而覺得很香。 

 中專生,國家每個月補貼15塊錢,外加27斤糧票,像李衛國這樣的半大小子,也就勉強餓不著。 

 別說爛肉面,棒子麵窩頭都不敢敞開吃。 

 今天正式入職,又激活了系統,心情高興,這才吃碗爛肉面慶祝一下。 

 吃完麵,再來兩碗麵湯,這叫原湯化原食。 

 抹抹嘴,扒拉扒拉肚子,李衛國心滿意足出了二葷鋪,在附近溜達起來,熟悉一下地形。 

 前世,李衛國曾經來過南鑼鼓巷。 

 不過,那時候的南鑼鼓巷已經成了網紅打卡地,和現在差別很大。 

 因為系統要入住南鑼鼓巷才能激活,所以李衛國專程到圖書館查過資料。 

 南鑼鼓巷位於四九城中軸線東側,全長近八百米。 

 元朝就有了,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因為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像一個駝背的人,故名羅鍋巷,清朝時改成了南鑼鼓巷。 

 這裡曾經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時期更是一處大富大貴之地,擠滿了達官顯貴,王府豪庭數不勝數,清王朝覆滅後,南鑼鼓巷的繁華也跟著漸漸落幕。 

 南鑼鼓巷並不是只有一條巷子,而是一個街區。 

 南北走向的巷子兩側,各有8條衚衕整齊排列。 

 從南向北,西面的8條衚衕分別是:福祥衚衕、蓑衣衚衕、雨兒衚衕、帽兒衚衕、景陽衚衕、沙井衚衕、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衚衕。 

 東邊的8條衚衕是:炒豆衚衕、板廠衚衕、東棉花衚衕、北兵馬司衚衕、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衚衕、後圓恩寺衚衕、菊兒衚衕。 

 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李衛國住的95號院,就在帽兒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