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紹宗 作品

第152章 海上之夢

 還有兩天便是中元節,暑意稍微消減,青州的天氣也在炎熱中帶了些許涼爽。 

 膠州港和築壩的進度稍微緩和下來,海上捕魚的船隻又多了二十餘艘。這些皆是黃三韋近日從幾家海商手裡收購過來的,主要是用於近海捕魚,為士兵和流民改善伙食。 

 士兵糧餉鍾榮還不用太過操心,但從高密與北海郡過來的流民日益增加,規劃的三處營地,流民總數已經超過二十四萬人。 

 人總不可能每天只喝一干一稀得兩頓粥,幹活也會沒有力氣,如此情勢之下,打漁便是一項不費錢的事情。 

 青州臨海又有大河三條,流民裡水手漁民頗多可以隨便挑選。但船隻卻是個麻煩事,黃三韋所購之船多數皆為百石船,甚至還有連百石也算不上的小蝦米船,千石以上的樓船不過四艘。 

 船隻太小難避風浪,便只能航行於近海,要樓船才能去遠海捕撈大魚。 

 防潮的大壩還只有一個雛形,膠州港外圍的塞牆也才堪堪修足五分之一。 

 在墨河南岸,十餘座大屋已經修建完成,站在近處尚能聞到磚石與木料的味道。大屋雖只有兩層卻比縣裡一般的三層高樓還要高出不少,一些流民與工匠不時進進出出,忙碌不已。 

 鍾榮站在一處巨大的坑槽邊看著裡面因為勞作而揮汗如雨的流民,對旁邊的一名匠人發問。 

 “船廠何時才能投入使用?” 

 “三處船槽皆在開挖,等挖掘完畢就可投入使用。”話畢,匠人慾言又止。 

 見他如此,李國臣忍不住訓斥道:“有什麼你事直說便是,磨磨唧唧的幹啥?” 

 “是……但我們缺少龍骨,若想造出兩千石以上的大船恐怕不行。” 

 鍾榮聽的一頭霧水,旁邊那些只知道打仗砍人的軍將就更是如此。 

 李國臣微微一笑,為眾人解釋:“龍骨就好比人的脊椎,用來確保船隻的堅固穩定。同時也是船舶最重要的承重結構,大船的結構強度如何,能否經受海上的強風與水壓,龍骨乃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