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紹宗 作品

第36章 大澤之畔

 昭餘祁又名九澤,是山西中段的古代湖泊。 

 位於晉中盆地偏南部,其水源主要是上游的汾水,及其支流的瀟河、昌源河等。 

 先秦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一書中,將昭餘祁稱為全國的九藪之一。眾水彙集的昭餘祁大湖,再通過雀鼠谷下洩。 

 隨著時光流逝和泥沙淤積,昭餘祁在唐、宋時期已近湮廢。元朝前後徹底乾涸消失,後世已經難窺其貌! 

 西山日迫,滿碧湖水皆被染透,金光粼粼,半輪紅日已沉入水中。 

 一青年站在昭餘祁大澤之畔感慨良多,夕陽餘暉溫柔的撫摸在他的臉龐上,映襯著嶄新的甲衣更加奪目。 

 一千多年的時光飛逝竟讓如此遼闊的大湖銷聲匿跡,就宛如一個又一個英雄豪傑,在他們的時代稱雄一時,但最終卻只變成史書上的一個名字,一段描述! 

 “阿榮,我們現在就動手掘開此澤嗎?”張標在旁邊問了一句。 

 再度來到澤邊,斛律忠也不由感嘆:“此澤真如懸在中都城上的利劍,昔年武安君破鄢郢仍需要挖渠引水,但此澤要覆滅中都卻在彈指之間。” 

 斛律忠曾跟著鍾榮在澤北的水鎮旁邊搜尋敵蹤,恐怕那時候鍾榮就已經在想著破城之策,但他卻完全沒有想及此事。 

 如今回想起那夜在塢堡時父子二人的對話,斛律忠不得不承認父親說的是對的。 

 除了虎率之外,身後還有七百餘中途加入的漢軍。呂光提前兌現了他的諾言,雖然這些人兵器盔甲差的厲害,但鍾榮如今已是統管八百餘人的校尉。 

 他們的軍號也從虎率直接升成了虎營,擴張如此神速皆因鍾榮的一句諫言而已。 

 他以斛律忠為第一曲四百人的司馬,任青衣為第二曲司馬。又命張標為短兵(親兵)屯長。 

 廚子的手下也有了十幾名會做飯的伙頭兵,可以想見以後的飯菜不會再難以下嚥了。 

 雖然各自升了官,但不少人心裡卻沒了底。 

 從這片大澤洩水而下真的能輕而易舉的破城嗎?他們對此多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