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941章 練練兵還是可以的

 然而當黃明禮的奏章上到朝廷之後,受到以楊洪泰為首的一些人極力反對。

 他們認為南方朝廷已經構築了強大的防禦工事,完全能夠憑藉天險和這些防禦工事,抵擋住蒙古人的南下。

 一旦朝廷軍隊好大喜功貿然出擊,越過防線和蒙古人展開戰鬥,等於拿自己的短處去觸碰對方的長處。

 畢竟大家都知道,蒙古人的野戰能力十分強大,在這方面,朝廷軍隊也不是沒有吃過虧。

 往往數倍於對方的軍事力量,才能夠牽制住對方,甚至還有被對方打敗的可能性。

 如果朝廷軍隊一旦出擊,收不到預想當中的戰果,甚至被蒙古軍隊擊敗。那麼蒙古人趁此機會,很容易就可以越過南方朝廷精心打造的防守線。

 這樣一來,整個朝廷就危矣。

 最後才能更立場鮮明的指出,提出這種建議的人是何居心!分明是在禍國殃民,必須嚴懲不貸。

 關於楊洪泰等人的言論,前半部分是說到了很多人的心坎裡。

 畢竟此時的南方朝廷當中,主和派佔據了大多數。就是那些中間派也不認為,朝廷的軍隊在和蒙古人交戰的時候,可能是蒙古人的對手。

 只不過對於楊洪泰等人後面所說的,關於對黃明禮的指責,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什麼回事。

 就是皇帝也明白這是雙方的派系鬥爭,皇帝在制衡各方派系的能力還是很突出的,自然不可能就因為楊洪泰等人的指責,就對黃明禮進行處罰。

 畢竟再怎麼說,黃明禮只是一介文官,手中既無兵權,也沒有明顯的結黨營私的痕跡。

 黃明禮只是一個上任不久的京官,而且所在的這一派系,還是屬於親皇派。

 親皇派背靠皇帝這一方,皇帝就是他們的背後靠山。

 雖然皇帝也有些不認同黃明禮的觀點,但是他也知道黃明禮絕對不會像楊洪泰等人所說的那樣,是在故意禍國殃民。

 很快,朝廷的批文就送到了黃明禮的手中,不出冷鋒所料,朝廷並未同意黃明禮的上書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