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 作品

第342章 瞭解發展情況(二)

 冷鋒將從臨安城帶來的胡蘿蔔和辣椒種子交給了阿虎的父親,並告訴他如何種植。

 這個部門也要擴大,就是將王大伯也安排到了農業部門當中,讓他和二虎的父親負責招募一些有經驗的老農,進行新品種種植和良種選育。

 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雜交水稻的培植和選種,根據冷鋒在前世的時候掌握的為數不多的那些關於雜交水稻的知識,他知道雜交水稻的選種培育才是最關鍵。只要能夠找到雄性不育株,那麼就可以培育出第一代的雜交水稻。

 以後按照這個思路繼續做下去,相信很快就可以得到高產的水稻品種。以南方一年兩季的水稻種植速度來看,很快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糧食。

 當然,冷鋒的眼光並不僅僅侷限於此。在他的計劃當中,未來要想長久發展,人才和科技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那麼,人才從哪裡來?

 一來是招募這個時代那些真正有知識的人,二來必須興辦新式的教育體系。

 如果是在一個正常的朝代當中,要做這種事情可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被人認為大逆不道的事情。

 第一個方面還好說,畢竟任何時代都不缺少一些懷才不遇的人,只要條件開的足夠,也不怕招募不到人才。

 但是第二個方面興辦新式的教育體系,完全與這個時代的主流觀點背道而馳。不說當朝的執政者允許不允許這樣的教育體系存在,就是那些讀書人的口誅筆伐,也能將冷鋒噴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人敢將自家的子女送入這種教育體系當中去學習。畢竟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之後,一朝能夠出人頭地。

 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做官,也就是為了光宗耀祖。而新式的教育卻是直接動搖了這個時代朝廷選拔人才的根基,也同樣不被天下讀書人所接受。

 但是處在這種混亂的時代,情況就不一樣了。一旦讀書人發現他們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之後,卻失去了上升的途徑,人在失去希望的環境之下,往往之前那些讓他們不屑一顧的選擇也會變得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