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兩個檸檬 作品

第189章 徵書,朕要編纂《大典》

 永樂年間。 

 “這大清的乾隆皇帝也太好笑了!” 

 “他頭頂上的牌匾還寫著“正大光明”呢?” 

 “按他的理解,這幾個字的意思就是“正是要大大的光復明朝”。” 

 “那他就是最大的要反清復明的人,該斬!” 

 朱瞻基對乾隆的做法一臉不屑。 

 他繼續說道: 

 “歷史上的詩句中,包含“濁”和“清”的也不少了。” 

 “舉世皆濁我獨清。” 

 “隨波混清濁。等等。” 

 “乾隆不會要把他們挖出來,然後鞭屍吧!” 

 ...... 

 蘇軾一陣駭然。 

 清朝的文字獄也太可怕了! 

 因為一句詩,就被判凌遲! 

 若是他生在清朝。 

 他那麼多詩句都被皇帝不喜,不得被誅九族啊! 

 他的弟弟就再也不能撈他了。 

 蘇軾突然有些慶幸,自己只是被關押了幾個月,僅僅被貶而已。 

 還是他們皇帝仁慈啊! 

 突然,蘇軾感覺脖子一涼。 

 他的詩中,應該沒有在“宋”之前加什麼不好的字吧! 

 他們皇帝應該不會效仿乾隆興文字獄,再給他來個秋後算賬吧? 

 ...... 

 乾隆臉色鐵青。 

 這天幕怎麼不把事情原委都播放出來! 

 他並非無緣無故就要殺胡中藻的,也不是僅僅就憑一句詩就定罪。 

 因為胡中藻是鄂爾泰的學生,而鄂爾泰正是他的反對者之一。 

 他想要通過對胡中藻的嚴懲,殺雞給猴看,達到震懾鄂爾泰一派的目的,讓其他人看看反對他的下場。 

 因此,他就在胡中藻的著作中挑毛病,故意曲解其意,並以此為由發動文字獄,將胡中藻置於死地。 

 經過胡中藻一案,不僅沉重打擊了朝堂上的“站隊”風氣,更是在警告群臣,不要營私結黨,企圖挑戰皇權,否則下場和胡中藻一樣。 

 一個人的性命,換來朝廷安穩不動盪,那就是很值得的! 

 怪只怪胡中藻與鄂爾泰有關聯,又被他抓到了小辮子。 

 政治鬥爭,哪會沒有犧牲品! 

 ...... 

 【第一步,繳書,禁燬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