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46章 公孫瓚困守薊縣

 在這場勝利中,劉和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也為其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河北武卒心中的地位。而這場戰鬥,也讓劉和的名聲,在整個幽州之地傳揚開來。 

 過了兩日,士卒們將那些遼東軍的鎧甲軍械,全部收繳了。並將所有戰死之人的屍體掩埋後,劉和便領兵往漁陽縣而去。 

 此時關靖在漁陽縣,也收到了潞縣被攻破的消息。關靖知曉,僅靠這三千士卒,根本無法抵禦冀州軍。於是便果斷的放棄了漁陽縣,率領這三千士卒往西而去,打算從薊縣北邊的昌平南下,與公孫瓚會合。 

 而劉和數日之後,便也兵臨漁陽縣。得知關靖已然率領數千士卒,往西而去。劉和便命張飛率領騎軍,追擊關靖。張飛遂拱手領命,辭別劉和追趕關靖而去。 

 之後數日,關靖率領著三千士卒,翻過了險峻的燕山,一路上風餐露宿,浴血抵禦張飛率領的騎軍。在艱難跋涉中,關靖等人終於來到了昌平附近。 

 而此時,關靖三千士卒疲憊不堪,鬥志低迷。他們的身上,滿是血跡和疲憊的痕跡。 

 張飛率領的騎軍緊追不捨,顯然劉和對關靖的追擊十分重視。雙方在跋涉中,不斷髮生著激烈的廝殺,馬蹄聲和兵器撞擊聲交織在一起,血染山林,生命在這片土地上交織著悲壯的樂章。 

 關靖深知,此時身邊的士卒,已經是筋疲力盡,不可能再與張飛的追兵硬碰硬。故而關靖決定派人,去薊縣求援,其相信公孫瓚只要在薊縣,定會派兵前來接應。 

 一日後,張飛的騎軍再次追到昌平城外。而公孫瓚此刻,也領數千騎軍趕至昌平。讓關靖等餘下士卒,皆定心下來。 

 最終,張飛眼見大量幽州騎軍而來,便也下令回馬撤走了。關靖得以脫困,待與公孫瓚會合後,便將漁陽郡的情況,盡數告知公孫瓚。至於田楷生死,關靖也不知曉。 

 在薊縣的官署內,公孫瓚與嚴綱關靖,商討對付劉和的計策。兩人都知道,劉和是個狡猾的對手,必須謹慎行事才能取得勝利。 

 而待劉和領兵往薊縣進兵之時。收到高順的消息,得知其已然攻佔雍奴縣。劉和便讓高順領兵,進攻右北平,奪下土垠縣。如今公孫瓚的兵馬,盡皆都在薊縣。而公孫度的兵馬,也被劉和擊潰。想來高順,也能順利的攻下右北平郡。 

 過了數日,麴義收到劉和消息。其已然攻破漁陽,正領兵往薊縣而來。而公孫瓚如今,已然被困在薊縣。西邊是茫茫的太行山,北邊是上谷,代郡等烏桓聚集之地。南邊東邊,皆被冀州軍封鎖。公孫瓚此時,內心有些迷茫。 

 不久之後,劉和距離薊縣不遠。公孫瓚與關靖嚴綱商議之後,決定讓嚴綱率領一萬士卒,駐守昌平,與薊縣互為犄角增援。先前公孫瓚收編了薊縣的四千餘郡兵,公孫瓚便全部交予了嚴綱統領。 

 而這段時日,步度根原本打算從滿夷谷逃走,然行至棝陽之時,便見諸多南匈奴騎兵,已然佔據各處要道。 

 於夫羅和呂布,各自追擊鮮卑騎兵,二人幾乎沒有停下的意思。步度根明白,必須儘快脫離這片危險的地區,但面對南匈奴的騎兵,其心中升起了一絲絕望。 

 步度根不知道,自己還能走到哪裡,甚至不知是否能活著離開河朔。然而,面對絕境,步度根卻決定不放棄。如果自己倒在河朔之地,那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鮮卑族群,便將被其餘兄弟吞併。 

 於是,步度根決定和棝陽的南匈奴騎兵,展開激烈的戰鬥。其揮舞著手中的長矛,勇敢地衝向敵人。儘管步度根這邊有人數劣勢,卻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 

 其身影在戰場上異常魁梧,猶如一頭狂暴的猛獸,讓封鎖棝陽的南匈奴騎兵們,感到恐懼。 

 在步度根的帶領下,跟在自己身邊的千餘鮮卑騎兵,也迸發出強烈的求生意志,絲毫不畏眼前強敵。 

 一時間,戰場上戰馬嘶鳴,刀光劍影。南匈奴的騎兵們陷入了苦戰,這些人不敢相信,面前這些被追殺的千餘鮮卑騎兵,居然還敢和他們作戰。 

 然而勇氣和力量,並沒有改變戰局的不利,南匈奴的騎兵人數,比步度根多三倍。步度根身邊餘下的鮮卑騎兵,最終只有三百餘人,衝至滿夷谷。 

 待步度根走出滿夷谷之時,暗自下定決心,來日定然率領整個部落的勇士們,再次殺至河朔,定叫於夫羅在河朔之地,此生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