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37章 小霸王孫策

 轉眼過去三月,各郡縣的百姓們,皆在忙著收割田間糧食。去年由於旱災之時,各郡縣建造了大量水車。故而今年各地的田畝,大半皆長勢極好。除了河內郡部分田畝遭受水災外,其餘各郡縣皆一片祥和之象。 

 劉和先前交代劉虞,準備四十萬石糧食,以作平定幽州之用。故而,劉虞便將中山國,河間國,渤海郡,安平郡四地徵收的糧賦,盡數皆囤積在易縣。 

 荀諶也將陳留郡徵收的糧賦,直接運至洛陽。而任城,山陽,魯國,東平四地徵收的糧賦,也囤積在任城,然後從水路運往彭城。 

 鍾繇則將從北海國徵收的糧賦,盡數運往黃縣。加之東萊郡本地的糧食,也有十幾萬石。鍾繇不久前,先是收到劉虞送來的萬金,後又收到太史慈運來的兩萬金。故而,整個水師戰船的建造速度,加快不少。樂安郡內收完糧食的青壯百姓,皆被徵召去造船工坊。 

 高順如今統領五千士卒,裝備皆如武卒,裝備一千多重甲鐵盔,強弩鋼刀皆齊整完備。且高順也極擅練兵,故而這支兵馬戰力,亦不比四營武卒要弱。高順決定數日後,便領兵前往東萊郡,等待劉和軍令。 

 而孫策領兵,攻打廬江已有一年時間,卻依舊未能攻克舒縣。廬江太守陸康,雖然年事已高,然卻依舊堅持每日站上城樓,鼓舞守城士卒士氣。可惜舒縣城內,剩餘糧食不多。不出三月,便將糧盡。 

 吳景孫賁二人,依舊未能突破橫江的封鎖。劉繇此時,也擁兵近兩萬。會稽太守王朗,也支援了劉繇不少糧草。袁紹自被困在廣陵郡之後,西面便被袁術給封鎖了。 

 袁術派遣大將橋蕤,領精兵萬人,駐紮在九江郡與廣陵郡交界的堂邑。袁紹也與橋蕤數次交鋒,皆未能擊敗橋蕤。而橋蕤有後方的兵源糧草補給,故而袁紹,徹底放棄了奪回九江郡的打算。轉而將目光,盯向北邊的下邳國。 

 劉備自任下邳國相之後,便忙著恢復下邳國的民生。先前下邳國大半百姓,皆逃亡附近各州郡。經過劉備一年多的努力,也陸續返回了近十萬百姓。只不過,如今下邳國內的這些百姓,只勉強夠將荒廢的田畝復耕,想要招募青壯入軍,怕是無望。故而劉備,仍然只有從平原帶來的三千士卒,以及陶謙撥給劉備的四千丹陽兵,麾下一共七千士卒。 

 袁紹便也分兵一萬,駐守在廣陵郡西面,牽制橋蕤。自己統領一萬五千士卒,北上攻取下邳。留逄紀領餘下數千士卒,留守廣陵縣。 

 袁紹領兵至東陽附近之時,劉備才收到袁紹進犯下邳的消息。便派簡雍前往郯縣,向張邈求援。同時自己也整軍備糧,率領士卒趕往盱臺,抵禦袁紹。 

 半月之後,徐州刺史張邈得知消息。便派曹豹率領麾下六千丹陽兵,南下馳援劉備。同時快馬將情況,報之長安。 

 曹豹領兵至淮陰之時,便收到劉備的消息。其雖然損失不少士卒,然卻在盱臺抵禦住了袁紹的進攻。袁紹此番帶的糧草不多,聞聽張邈派兵南下支援劉備。便並未遲疑,直接下令撤軍回去了。曹豹見狀,便也領兵退回郯縣而去。袁術得知袁紹情況之後,便特意寫信羞辱袁紹。 

 劉和不久前,命徐晃統領前營武卒,先行進駐河東郡。待自己準備一些糧草之後,便也會領兵至河東與其會合。許定在河東,也收到劉和書信。從留守河東的一萬郡兵之中,挑選出五千青壯,準備隨劉和一起北上剿滅黑山賊。 

 辛毗自調離上黨之後,朱靈便手握上黨軍政大權。由於去年上黨境內,旱災頗為嚴重。故而今年整個上黨,收穫的糧食不多。縱然上黨只有五千士卒,然卻湊不出北上剿賊的糧草。劉和收到朱靈消息之後,便讓楊阜從河內,調撥五萬石糧草運往上黨。 

 呂布領兵至涉縣之後,便繼續在涉縣訓練士卒。由於呂布麾下,還有千餘騎軍。故而劉虞調撥了八萬石糧草給呂布。常山國徵收的糧食,也盡數撥給麴義的先登營。而張合駐守涿縣所需的糧草,皆由韓馥所供給。 

 不久之後,劉和在長安終於收到朱儁的消息。朱儁自姑臧,一路往西北方向進兵。近一年時間,先後將張掖,酒泉,敦煌三郡攻下。故而整個河西走廊,再次掌控在漢軍手中。朱儁鎮守敦煌,張濟鎮守武威。牽招,張繡,崔鉅業,蔣奇四人,各領二千士卒,也在清剿一些殘餘勢力。 

 劉和遂上奏劉協,封朱儁為西域都護,持符節,假節鉞。晉西鄉侯食邑至一千戶。張濟升為安遠將軍,張繡升為都護中郎將,牽招升為威遠中郎將,蔣奇升為撫邊中郎將,崔鉅業升為宣漢中郎將。法正升輔軍校尉。交代朱儁,儘快穩定河西四郡,再派使者入西域各國,準備重建西域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