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16章 袁術陶謙進攻兗州

 張濟張繡,領兵行至長安城還有二十里之時。張濟便讓張繡,先入城去見劉和。待張繡見到劉和之後,張繡便朝向劉和拱手說道:叛將張繡,拜見大司馬。

 劉和回道:汝叔侄二人,既已歸順朝廷,往後便莫要稱叛將矣!張繡聞言,十分感激的回道:吾叔侄二人,自今日始,惟大司馬之命是從。

 劉和呵呵一笑,隨即問道:汝這身武藝,可是師從童淵老先生。張繡聽罷一驚,疑惑的回道:大司馬怎知此事?劉和回道:吾曾在常山郡遇見童老,與童老相交甚歡。故而有此一問!

 張繡回道:末將確是師從童淵,末將還有一位師兄,也是姓張,名任。乃蜀郡人士。恩師當年,曾效力於段熲麾下,平叛羌胡之亂。而師兄那時,也在涼州避禍。故而吾與師兄,皆拜入恩師門下,習武數年。

 後因變故,恩師便返回河北家鄉。而師兄不久之後,也回蜀中去了。自此,吾便未再見過恩師與師兄。劉和聽罷,緩緩說道:童老已然仙逝數年矣!

 張繡聞言一驚。劉和回道:童老乃壽終仙逝,生老病死,皆乃天定。汝不必如此。童老在河北,還收下一位關門弟子。想必汝與張任,皆不知矣!

 張繡聞言問道:敢問大司馬,是何人?劉和便派人去城外軍營,吩咐趙雲回城,到大司馬府來。同時讓奴僕準備酒宴,招待張繡落座,等待趙雲回來。

 片刻之後,趙雲騎馬趕回。便去見劉和,待見到劉和之後。發現劉和與一名將校飲宴。劉和見趙雲來了,便邀趙雲坐下。同時向趙雲介紹張繡起來,並且將事情告知趙雲。

 趙雲得知眼前之人,便是自己師兄。當即起身拱手行禮,張繡也拱手回禮。趙雲自是知曉,自己還有兩名師兄。如今見到張繡,當即大喜。張繡亦如趙雲一般!

 隨後,三人便飲宴至天黑。劉和讓張繡去通知張濟,大軍駐紮城外休整。馬騰韓遂,已然再次起兵作亂,不日便會進犯三輔。讓張濟好好整軍,不日隨劉和趕往陳倉。張繡便拱手領命,出城去見張濟。

 這些時日,劉和在長安一邊安定人心,一邊讓關羽招募青壯。而呼廚泉見董卓已死,長安已定。便行至劉和身前,言說欲領兵返回定襄。

 劉和便表奏呼廚泉為輔漢中郎將,賞賜呼廚泉兩箱金銀珠寶。同時還將於吉提煉的一千斤精鹽,讓呼廚泉一起帶回去。並且告知於夫羅,此番出兵相助之情,劉和自會銘記於心。第二日,呼廚泉便領餘下的輕騎,離開了長安城。

 數日後,便收到皇甫嵩送來的消息,得知韓遂,馬騰,正在集結羌胡叛軍,準備進犯三輔。劉和便讓張飛領騎軍及一萬郡兵,帶上二十萬石糧草,趕赴陳倉。待自己將長安諸事,安排妥當之後,便也會領兵前往陳倉。同時讓張飛告知皇甫嵩,先謹慎防備涼州叛軍。等自己趕至陳倉之後,再合兵一舉剿滅韓遂馬騰。

 而朱儁此時,也回到長安城。劉和隨後便讓朱儁,也趕往陳倉。與皇甫嵩一起駐守陳倉,防範涼州叛軍。過了兩日,張飛朱儁便離開長安,往西而去。劉和回府後,侍從告知劉和。言說楊彪之子楊修請見,已在府內等候許久。劉和聞言,立馬去見楊修。

 待見到楊修,便呵呵笑道:數年未見德祖,不知德祖今日,何事來此?楊修見狀,拱手回道:修見過大司馬。修,今日來此,乃請大司馬赦免二人。劉和問道:不知德祖所言何人?楊修回道:乃何隅與荀攸爾。

 劉和聽罷一驚,劉和遂問道:公達今何在?又赦免其何罪?楊修回道:前番伍孚等幾人,謀劃刺殺董卓。後伍孚失敗被殺,董卓遂下令嚴查此事。何隅,荀攸,鄭泰,華歆等人,皆疑似參與。後鄭泰,華歆二人逃離長安。何隅與荀攸便被下獄,準備擇日問斬。

 之後便是董卓死於呂布之手,長安局勢不穩。二人便一直關押在獄中,再之後便是李傕郭泛,領兵圍困長安。故而二人之事,一直未有定論。今日特來請見大司馬,正是請大司馬赦免此二人罪責。

 劉和聽罷,便與楊修一起趕往大牢。守衛監牢的獄卒,見到大司馬來此,大驚。忙上前行禮!劉和問道:何隅,荀攸二人,可還在牢中?獄卒回道:在,二人已然關押近一年矣!劉和便讓獄卒前面帶路。

 不多時,劉和行至一間牢房。獄卒便言說二人,皆關押在此。待獄卒打開牢門之後,劉和楊修便進入牢房。看見兩名衣衫襤褸之人,蹲坐牢房牆角乾草之上。二人此時,也抬起頭望向來人。由於牢房視線昏暗,這二人也看不清來人面容。

 劉和楊修此時,行至二人身前。劉和開口問道:公達?可是汝?楊修則問向令一人。荀攸聞言回道:吾正是荀公達,不知汝何人?劉和呵呵笑道:公達,吾乃劉和,公達莫非連和,也不識也?荀攸驚詫的看向劉和,發現竟真是劉和。忙問道:劉賢弟,果真是汝?汝怎會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