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07章 江東猛虎

 劉和大軍行至,先前大戰的地方,便下令將戰場之上敵軍屍體,全部挖坑掩埋。將敵軍鎧甲軍械等,全部收集裝好。然後讓趙雲麾下輕騎,搜尋附近,將那些陣亡騎軍的坐騎,全部找回來。再將冀州軍戰死之人的屍首火化,隨軍帶上。

 兩日後,劉和領大軍行至安邑城下。同時還有數千白波俘虜,一併隨軍被帶到安邑城下。劉和下令,將這些白波俘虜,全部押解城下示眾。同時讓人朝安邑城上高喊,若不開城投降,破城之時,留守城內的所有白波賊,以及面前這數千白波俘虜,皆就地處死。

 留守安邑的白波老弱,見城外官軍精銳。皆被嚇的膽寒,未過多久。安邑城門便打開了,劉和隨後便下令。全軍進駐安邑,不得搶掠城內百姓,以及虐殺白波俘虜,違者軍法處事。

 翌日,眾人齊聚。戲志才便言說道:先前大戰,武卒戰死者八十四人。重傷者一百零六人,輕傷者二百七十人。吾軍衝騎,也戰死二百七十五人,還有一百三十四人受傷。騎射輕騎損失較少,傷亡近百人。眾人聽罷,並未言語。

 劉和也嘆氣一聲,隨後開口說道:涼州邊軍精銳,當真名不虛傳!諸位此番也算見識了,董卓麾下大軍的戰力。望諸位日後,切莫輕敵大意。吾冀州軍雖比敵軍更加強悍,然人數不比董卓。望爾等今後,謹慎用兵。面前眾人聽罷,皆朝向劉和拱手領命。隨後,劉和便吩咐于吉,好好為將士治傷。同時打算在安邑休整一番,並且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而此時,賈詡建議牛輔。在茅津渡口處,佈下重兵防備。陝縣乃是弘農至洛陽之間的要地,若被敵軍佔據。那天子與百官,還有隨行的數十萬洛陽百姓,可就去不了長安。若被相國得知,怕是死罪難逃了。牛輔聽後一驚,立馬安排張濟樊稠二人,防守茅津對岸。

 過了數日,牛輔大敗的消息,便傳回洛陽。董卓得知之後,大罵牛輔。萬餘西涼精銳,竟然只一戰,便只剩不到三千。而精銳西涼騎軍,也只剩六百餘騎。氣的董卓要將牛輔斬首!幸虧李儒等人求情,不然牛輔定然死罪難逃。過了一日,牛輔才打探到,原來擊敗自己的,乃是劉和所領的冀州軍。便派人將消息,快馬回洛陽稟報董卓。

 董卓得知消息後,心裡一驚。知曉劉和佔據河東,定然是想截斷關中。於是與親信劉艾,李儒二人商議對策。過了片刻,董卓便下令。明日親領二萬大軍北上,進攻河內。劉和既想截斷關中至洛陽之間,那自己便北上,截斷河北至河東之間。

 第二日臨近午時,董卓二萬大軍行至孟津對岸。加上先前佈防兵馬,董卓身後已然有二萬五千人馬。董卓聽手下之人彙報之後得知,駐紮孟津的,乃是王匡與張楊二人。而西邊不遠處的小平津,還有一路冀州軍駐紮。董卓便先派人,前往小平津打探一番。至夜深之時,斥候回報董卓。言說小平津對岸駐紮五千餘人。

 翌日,董卓命令董越領三千精銳騎軍,往東進兵至五社津渡口。同時也給成皋的徐榮一道軍令。令徐榮領麾下一半人馬,往西至五社津渡口處。二人合兵強渡黃河,自己會牽制茅津對岸的王匡張楊二人。然後讓董越徐榮,從側翼突襲王匡張楊。五社津距離成皋不遠,一日時間徐榮便收到軍令。當即便挑選一半人馬,趕往五社津渡口。

 董卓自己領二萬多軍士,駐紮茅津這邊。佯裝出準備渡河強攻的陣勢。王匡張楊二人見對岸情況,便也憂慮起來。派人將對岸情況,去告知駐紮在小平津的張合。張合與高奐商議之後,便讓人告知王匡張楊,言說董卓若領軍強攻,自己便會從董卓側翼夾擊。讓二人堅守孟津,莫要輕易撤軍。

 過了兩日,徐榮與董越數千人馬,已然渡過黃河。王匡張楊二人注意力,皆在孟津這邊。董卓接到董越傳回的消息之後,便就真的下令。全軍即刻渡河強攻!王匡見狀,便立馬派人去通知張合。隨後便準備防守對岸敵軍!

 消息傳至張合這邊,張合便立馬下令。全軍往東進兵,支援王匡。而王匡此時,正在黃河邊抵禦董卓大軍。對岸敵軍人多勢眾,然王匡佔據河岸。憑藉地利,也勉強能夠擋住董卓大軍。然未過多久,斥候便行至王匡處。言說東邊不遠,發現數千敵軍人馬,且大半皆精銳騎軍。正往這邊進兵而來!

 王匡張楊聞言大驚,王匡便讓張楊,趕緊去防備側翼。張楊便領麾下三千人,去側翼佈防。可惜董越此時,已然先領三千騎軍殺來。徐榮領步軍,跟在董越後面。不多時,董越騎軍便衝向張楊。張楊三千士卒,被交替兩輪衝鋒,便被董越擊潰,餘下士卒四散逃竄。片刻之後,徐榮領軍趕到。張楊欲逃,然坐騎被流矢射中。隨後便被徐榮俘虜了!

 而待王匡收到消息,董越與徐榮大軍,已然殺至。王匡麾下數千士卒,未用半個時辰。便全軍潰敗,王匡策馬逃離戰場而去。董卓親領大軍,此時也基本渡過黃河。與董越徐榮合兵之後,便準備對付張合這路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