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03章 孟德起兵

 自何太后被董卓毒殺之後,雖董卓不允舉辦喪事,然何太后棺槨總歸要下葬。而自劉協登基之後,便改元永漢。於是董卓決定,永漢元年十一月,將何太后葬於文陵墓,而此文陵墓,便是靈帝劉宏的陵墓。待將何太后棺槨,送進陵墓之後。董卓還命手下軍士,趁今日陵墓開啟之際,搬空靈帝陪葬的金銀珠寶。朝堂眾臣皆敢怒不敢言!

 而自董卓領兵入京之後,麾下軍士皆肆意搶掠,無惡不作。整個洛陽城內,人心惶惶,怨聲載道。董卓可不管這些,且還自封相國,超過三公之位。更是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權勢已然如日中天!

 荀家上次派去鄴城之人,星夜趕回潁川陽翟。將書籍一事稟報給荀爽,荀爽便讓家族管事準備錢財。荀諶得知此事,便向荀爽言說。說是打算去鄴城,投奔劉和。或許可成就一番功業!

 荀爽知曉荀諶心思,如今荀彧已然入洛陽為官。荀家必將全力支持荀彧,荀諶才學比不過荀彧,族中地位也比不過。故而才會生出此心!且荀爽也認為,劉和此人,絕非常人。如今荀彧在洛陽,再讓荀諶去鄴城。也算為荀家,留了一步退路!便同意荀諶之意,此番去鄴城購置書籍,便由荀諶帶人前往鄴城吧。

 此時,還在潁川書院的辛評,辛毗兩兄弟。得知荀諶欲北上鄴城。兩兄弟便也商議,決定隨荀諶一起北上,兩兄弟在潁川數年,未遇什麼做官機會。便打算去鄴城,投靠劉和。這數年間,兄弟二人也聽聞不少劉和之事。皆欽佩劉和不已。又與劉和有同窗之誼,想來劉和亦不會虧待自己二人。

 劉和此時正在城外學院,與三位夫子一起,處理學院考核一事。劉虞那邊,已然將空缺的縣吏職位,統計出來。交予劉和去了。

 劉和看了一眼,此番需要十八名大小縣吏。便將情況告知鄭玄等三人!待鄭玄幾人將題目定下,劉和接過看了看。多數還是經義相關題目,劉和亦不反對。畢竟此番,能讓這些人接受考核為官,已然算不小進步。

 劉和便與鄭玄三人決定,明日便在學院考核。待劉和離開之後,鄭玄便讓人通知學院四百多學子,明日便是考核之日,將所用之物,皆準備妥當。當夜,大半學子房內,皆都亮著燭光至夜深。

 第二日清晨,蔡琰也隨劉和一起,出城去學院。郭嘉戲志才二人,自也不會錯過學院之事。劉虞今日,也不在官署理事,亦打算去學院看看。沮授田豐,崔琰審配四人,皆跟隨劉虞一起。父子二人,先後來到學院。且鄴城及附近的不少士族子弟,還有一些冀州名士,亦皆前來學院。

 此番雖是考核選官,然劉和怕這些河北士族非議。便還對外宣稱,成績出眾之人,便由鄭玄等三位夫子薦舉。如此,還算沒有違背大漢察舉制選官。劉和見學院今日人山人海,亦是有些出乎意料。

 轉眼快到巳時,學院四百多學子分為十批。這些學子,皆落座於幾處樓閣之中,每處樓閣皆有三四層。且每層樓閣,早已清空。皆擺放成了桌椅,桌上已然放置了八張白紙,因為劉和與鄭玄等人商議後,決定只出八道題!

 每一層閣樓皆有學院管事,監察學子考核。鄭玄蔡邕盧植三人,也各自坐鎮一處樓閣。片刻之後,第一道考題便示之學子。半個時辰之後,又示之第二道考題。

 劉和此時,並未在樓閣。正帶著蔡琰等人,在學院閒逛起來。劉虞卻比較關心考核一事,便在幾處樓閣之間,來回觀望。轉眼未時將過,有半個時辰吃午食的時間。還剩最後兩題!劉和此時,正與郭嘉志才,以及鍾繇孫乾等人,聚在另一處樓閣。劉和出門前,便讓典韋許褚二人,搬了五糧漿在馬車上。也打算趁著今日,與這幾人聚一起喝頓酒。

 後得知父親劉虞等幾人,還未離開。便讓許褚,去請劉虞等人前來此處。不多時,劉虞及身後幾人,行至劉和處。劉和便起身,迎劉虞幾人坐落。劉和也向眾人,一一介紹沮授田豐,審配崔琰四人。隨後這樓閣之中,眾多河北,河南名士談天說地。

 轉眼申時已過,學院此番考核也結束了。鄭玄等人,忙著處理諸事。劉和亦知曉,便沒有向三位夫子辭別。前來學院觀望之人,皆陸續離開學院。

 劉虞回到官署之後,署吏遞給劉虞一封官文。劉虞打開細看之後,面色鐵青。當即大罵董卓!隨後不久,整個官署便知曉了董卓廢立之事。皆義憤填膺!消息不久便在鄴城傳開了,河北名士及百姓,皆對董卓無比痛恨。劉和聞聽董卓之事,故作驚詫之色。劉和知曉,距離群雄討董,已然越來越近。或許該做些準備了。

 過了兩日,荀諶一行人行至鄴城。待至州牧府後,便請見劉和。劉和此刻並未在州牧府,出城前往軍營了。管家便命人,騎馬去軍營通知劉和。並招待荀諶等人,在州牧府稍待片刻!

 劉和得知,乃是荀諶前來鄴城後,便立刻騎馬往鄴城趕。待回到州牧府,非但見到荀諶,旁邊還站著辛評辛毗兩兄弟。心裡異常激動,上前拱手笑道:友若兄,仲治兄,佐治兄。未曾想今日,能見到三位兄長。

 辛評朝向劉和拱手回道:許久未見劉賢弟,故而吾兄弟二人,此番北上鄴城,叨擾劉賢弟一二。辛毗亦點頭稱是。劉和呵呵笑道:和自離開陽翟,已有數年未見二位兄長矣!此番二位兄長,便在鄴城多留些時日。

 說罷,便又對著荀諶說道:友若此番,莫不是為書籍一事?荀諶便回道:然也,家父命吾前來鄴城,向劉賢弟購置十套書籍。劉和便回道:書籍早已備下,友若隨時命人來取便可。

 三位兄長此番至鄴城,吾即刻命人,去告知奉孝志才還有元常。今日,吾等幾人一醉方休。三人聽罷,皆呵呵一笑。蔡琰得知後,便也親自下廚,為眾人準備酒菜,還讓錦兒去告知許褚,搬一罈五糧漿來。

 過了一個時辰,郭嘉戲志才還有鍾繇,皆趕到州牧府。眾人見面,皆開懷大笑。蔡琰也行至眾人身前,幾人皆知曉,蔡琰乃劉和夫人。便皆朝向蔡琰拱手行禮,蔡琰亦向眾人回禮。劉和便讓幾人落座,然後奴僕便端來酒菜。幾人數年未見,如今在鄴城相聚,自是開懷暢飲。直至夜深,蔡琰便也安排眾人,全部在州牧府休息。

 翌日,劉和等幾人依舊在州牧府飲宴。臨近午時,學院來人請劉和前去,說是考核已然有結果了。劉和便邀荀諶及辛氏兄弟,一同前往學院。這三人也久聞冀州大學院,自然樂得一同前去。

 待一行人行至學院,劉和便讓奉孝志才二人,領荀諶等三人先逛逛。自己與元常,去見三位夫子。待劉和與鍾繇,行至鄭玄三人面前,鄭玄便領著二人,行至一桌前。然後說道:桌上便是此番,成績最好的二十人。汝二人且看看。劉和鍾繇聽罷,便各自取了一份細看起來。

 過了兩刻鐘,劉和開口問道:此二十人中,有多少寒門子弟?蔡邕此時回道:六名寒門子弟,餘下皆士族子弟。劉和便說道:不錯,能有六名,已然超出吾之預期。此番十八個縣吏人選,便用這二十人吧。

 可先向這二十人,詢問一番,是否願意擔任縣吏。若有不願之人,亦不必強求。若皆願意,那便再在鄴城之中,增補兩個縣吏職位。若是此二十人中的士族子弟不願,那便再請三位夫子,從寒門子弟中增補人選。鄭玄三人,便答應劉和所言。

 劉和隨後,便讓人去請荀諶等三人,前來拜見鄭玄等三位夫子。不多時,一行人便行至三位夫子身前。便皆拱手向鄭玄三人行禮,待了半個時辰,劉和便與幾人辭別鄭玄離開了。

 出來後,荀諶對著劉和說道:聽聞此學院,乃是劉賢弟所建。且日常花費,亦是劉賢弟所出?劉和聽罷,便點點頭。荀諶便說道:聽奉孝言說,學院有四百餘學子。還有不少雜役之人。不知每年,需花費幾何?

 劉和便回道:學院所需花費,皆是琰兒在管。吾亦曾聽琰兒提過,學院一年花費,估算近二千金。荀諶便說道:劉賢弟當真非常人,難怪能請動鄭玄夫子入冀州。身邊郭嘉等幾人,聽荀諶如此說,便皆呵呵大笑起來。

 劉和則回道:前番所售之書籍,皆出自三位夫子府上。和既售書得了不少錢財,自然也該為三位夫子做些事情。三位夫子此生之願,無非乃是文道傳承。故而學院所需花費,和自是該一力承擔。

 且過不久,學院還會招收一批學子入學。或許學院,還當擴建一二。至少得容納千餘學子。眾人聞言,皆面面相覷。郭嘉說道:劉賢弟怕是想在鄴城,再建一處太學院。說罷,眾人皆呵呵大笑。隨後便回州牧府去了。

 第二日,劉和又帶幾人出城,前往軍營。行至軍營之後,荀諶辛毗辛評三人,皆感慨劉和麾下軍士,比洛陽禁衛還要精銳。劉和與郭嘉志才,帶三人在軍營走了一圈。直至申時,一行人才離開軍營回鄴城。

 回到州牧府,劉和又讓人準備酒宴。酒宴之上,劉和便開口說道:三位兄長,不知可願留在冀州,日後吾等一起,成就一番功業!郭嘉戲志才,也附和劉和之言。辛評先開口回道:不瞞劉賢弟,吾兄弟二人此番來鄴城。正是打算投奔劉賢弟,然卻不知劉賢弟,可看得上吾兄弟二人!

 劉和聽罷,呵呵大笑回道:和能有二位兄長相助,實乃和之幸也!說罷,便端起酒盞,朝向辛評辛毗二人。二人亦端起酒盞回敬劉和。隨後,劉和又看向荀諶。荀諶也端起酒盞說道:若劉賢弟不棄,吾亦願留在鄴城,輔佐劉賢弟。劉和聽罷,頓時大喜。當即便對三人說道:三位兄長能相助和,和敬三位兄長一盞。日後吾等眾人,一起匡扶社稷。

 第二日,荀諶安排荀府奴僕。帶十套書籍返回陽翟,荀諶還寫了一封書信。交代一起帶回陽翟,交予荀爽。劉和讓荀諶與辛氏兄弟,先跟隨郭嘉戲志才熟悉一二。三人也並無異議!

 洛陽城中,不少官吏見董卓種種暴行。已然對朝廷大失所望,便紛紛辭官離開洛陽。荀彧此時,依舊還是擔任守宮令一職。董卓所行之事,荀彧皆看在眼裡。也知曉董卓性情殘暴,必然被天下人唾棄。便決定辭官,逃離洛陽回潁川陽翟。

 臨走之前,還勸告荀攸,莫要留在洛陽,以免有殺身之禍。可荀彧哪裡知曉,荀攸已然萌生,除去董卓的心思。荀彧回到陽翟之後,得知荀諶已然北上鄴城,投奔劉和。荀彧一時間,也思量起來。

 荀彧對荀爽說道:潁川乃四戰之地,若天下有變。定然被賊寇時常襲擾!當儘早安排族人,離開此地,不可久留。荀爽聞言便回道:族人家業,皆在潁川。且故土難捨,多半不願離去。荀彧聽罷,低頭嘆氣一聲。便也不再提及此事。但還是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鄴城交予荀諶。

 董卓自封相國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給自己母親封了一個池陽君。又因先前何太后之母,乃是舞陽君。董卓便命人,攜鴆酒去毒死舞陽君。之後還將其子,何苗的屍體挖出,然後肢解丟棄在園林之中。

 董卓在洛陽的所作所為,已然傳遍中原各郡。曹操逃至陳留郡己吾縣,便將家業變賣,準備招兵買馬,討伐董卓。陳留郡太守張邈,非常賞識曹操。認為曹操日後必成大業。便派親信衛茲前往己吾,協助曹操。有了太守支持,曹操很順利的招募了五千義兵。

 而曹操此前,便派人去譙縣,通知親族此事。譙縣親族得知此事,便皆趕往陳留投奔曹操。這其中,便有曹操麾下五員大將,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

 曹仁早前,便混跡譙縣附近。手下有千餘人手,曹純更是與曹操一起在洛陽為官。曹洪也在洛陽,在曹操麾下擔任西園軍吏。夏侯一家也拿出大半錢糧,湊出近千人,一起去陳留投奔曹操。如此,曹操短短數月時間,便拉起一支七千人的隊伍。

 十二月,曹操正式在己吾起兵。消息很快傳遍大漢各郡,各郡皆有徵討董卓的呼聲。而袁紹得知消息,自然更加興奮。當即便下令徵召軍士,籌備糧草。以袁家底蘊,袁紹很快便組建起一支萬人隊伍。

 而劉虞自然也收到消息,便立馬告知劉和此事。劉和便將事情,告知手下眾人。荀諶數日前,便收到荀彧送來的書信。以如今形勢,想必洛陽不久,便會起戰事。

 待天黑之後,荀諶便行至劉和身前。然後將荀彧的想法,告知劉和。劉和便說道:董卓倒行逆施,已然天怒人怨。想必不久,天下群雄皆會起兵反董。潁川臨近洛陽,定然被戰火波及。快快去信,告知文若,及早安排族人避禍。

 荀諶聽罷,也點頭認可。劉和又說道:告知文若,可領族人北上冀州。兗豫二州,皆四戰之地。若文若願意來鄴城,和,定然不會虧待荀氏一族。荀諶見劉和如此言說,便拱手朝向劉和一禮。隨後便離開了。

 荀諶走後,劉和想了許久,還是不放心。此番良機,定要將荀彧收服。劉和便去見劉虞,然後對劉虞說道:父親,孩兒欲南下潁川一趟。

 劉虞便問道:如今中原各郡,皆欲征討董卓。汝怎此時南下潁川?劉和便回道:正因如此,荀氏一族生出避禍之心。欲攜宗族逃離潁川!

 而荀氏乃河南大族,族內賢才眾多。孩兒此番便是打算,南下潁川一舉收服荀家。劉虞聽罷,明白了劉和心思。便回道:汝若想好了,那便去吧。切記謹慎小心,莫要涉險。劉和便拱手回道:父親放心,孩兒自有分寸。隨後便離開了。

 當夜,劉和找到荀諶,告知荀諶,自己親自南下潁川。荀諶見劉和如此,便也跟隨劉和一起。第二日清晨,劉和便去軍營。然後讓張飛趙雲,挑選二百衝騎,三百騎射輕騎。半日後,自己領五百騎兵,南下趕往潁川!二人便拱手領命。

 劉和交待關羽等人。好好訓練武卒,想必不久之後,便要起兵征討董卓。眾人聞言,皆拱手領命。轉眼便至午時,劉和帶上典韋許褚以及荀諶,領五百騎兵離開鄴城,南下趕往黎陽渡口。

 劉和隨後,便讓人去請荀諶等三人,前來拜見鄭玄等三位夫子。不多時,一行人便行至三位夫子身前。便皆拱手向鄭玄三人行禮,待了半個時辰,劉和便與幾人辭別鄭玄離開了。

 出來後,荀諶對著劉和說道:聽聞此學院,乃是劉賢弟所建。且日常花費,亦是劉賢弟所出?劉和聽罷,便點點頭。荀諶便說道:聽奉孝言說,學院有四百餘學子。還有不少雜役之人。不知每年,需花費幾何?

 劉和便回道:學院所需花費,皆是琰兒在管。吾亦曾聽琰兒提過,學院一年花費,估算近二千金。荀諶便說道:劉賢弟當真非常人,難怪能請動鄭玄夫子入冀州。身邊郭嘉等幾人,聽荀諶如此說,便皆呵呵大笑起來。

 劉和則回道:前番所售之書籍,皆出自三位夫子府上。和既售書得了不少錢財,自然也該為三位夫子做些事情。三位夫子此生之願,無非乃是文道傳承。故而學院所需花費,和自是該一力承擔。

 且過不久,學院還會招收一批學子入學。或許學院,還當擴建一二。至少得容納千餘學子。眾人聞言,皆面面相覷。郭嘉說道:劉賢弟怕是想在鄴城,再建一處太學院。說罷,眾人皆呵呵大笑。隨後便回州牧府去了。

 第二日,劉和又帶幾人出城,前往軍營。行至軍營之後,荀諶辛毗辛評三人,皆感慨劉和麾下軍士,比洛陽禁衛還要精銳。劉和與郭嘉志才,帶三人在軍營走了一圈。直至申時,一行人才離開軍營回鄴城。

 回到州牧府,劉和又讓人準備酒宴。酒宴之上,劉和便開口說道:三位兄長,不知可願留在冀州,日後吾等一起,成就一番功業!郭嘉戲志才,也附和劉和之言。辛評先開口回道:不瞞劉賢弟,吾兄弟二人此番來鄴城。正是打算投奔劉賢弟,然卻不知劉賢弟,可看得上吾兄弟二人!

 劉和聽罷,呵呵大笑回道:和能有二位兄長相助,實乃和之幸也!說罷,便端起酒盞,朝向辛評辛毗二人。二人亦端起酒盞回敬劉和。隨後,劉和又看向荀諶。荀諶也端起酒盞說道:若劉賢弟不棄,吾亦願留在鄴城,輔佐劉賢弟。劉和聽罷,頓時大喜。當即便對三人說道:三位兄長能相助和,和敬三位兄長一盞。日後吾等眾人,一起匡扶社稷。

 第二日,荀諶安排荀府奴僕。帶十套書籍返回陽翟,荀諶還寫了一封書信。交代一起帶回陽翟,交予荀爽。劉和讓荀諶與辛氏兄弟,先跟隨郭嘉戲志才熟悉一二。三人也並無異議!

 洛陽城中,不少官吏見董卓種種暴行。已然對朝廷大失所望,便紛紛辭官離開洛陽。荀彧此時,依舊還是擔任守宮令一職。董卓所行之事,荀彧皆看在眼裡。也知曉董卓性情殘暴,必然被天下人唾棄。便決定辭官,逃離洛陽回潁川陽翟。

 臨走之前,還勸告荀攸,莫要留在洛陽,以免有殺身之禍。可荀彧哪裡知曉,荀攸已然萌生,除去董卓的心思。荀彧回到陽翟之後,得知荀諶已然北上鄴城,投奔劉和。荀彧一時間,也思量起來。

 荀彧對荀爽說道:潁川乃四戰之地,若天下有變。定然被賊寇時常襲擾!當儘早安排族人,離開此地,不可久留。荀爽聞言便回道:族人家業,皆在潁川。且故土難捨,多半不願離去。荀彧聽罷,低頭嘆氣一聲。便也不再提及此事。但還是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鄴城交予荀諶。

 董卓自封相國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給自己母親封了一個池陽君。又因先前何太后之母,乃是舞陽君。董卓便命人,攜鴆酒去毒死舞陽君。之後還將其子,何苗的屍體挖出,然後肢解丟棄在園林之中。

 董卓在洛陽的所作所為,已然傳遍中原各郡。曹操逃至陳留郡己吾縣,便將家業變賣,準備招兵買馬,討伐董卓。陳留郡太守張邈,非常賞識曹操。認為曹操日後必成大業。便派親信衛茲前往己吾,協助曹操。有了太守支持,曹操很順利的招募了五千義兵。

 而曹操此前,便派人去譙縣,通知親族此事。譙縣親族得知此事,便皆趕往陳留投奔曹操。這其中,便有曹操麾下五員大將,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

 曹仁早前,便混跡譙縣附近。手下有千餘人手,曹純更是與曹操一起在洛陽為官。曹洪也在洛陽,在曹操麾下擔任西園軍吏。夏侯一家也拿出大半錢糧,湊出近千人,一起去陳留投奔曹操。如此,曹操短短數月時間,便拉起一支七千人的隊伍。

 十二月,曹操正式在己吾起兵。消息很快傳遍大漢各郡,各郡皆有徵討董卓的呼聲。而袁紹得知消息,自然更加興奮。當即便下令徵召軍士,籌備糧草。以袁家底蘊,袁紹很快便組建起一支萬人隊伍。

 而劉虞自然也收到消息,便立馬告知劉和此事。劉和便將事情,告知手下眾人。荀諶數日前,便收到荀彧送來的書信。以如今形勢,想必洛陽不久,便會起戰事。

 待天黑之後,荀諶便行至劉和身前。然後將荀彧的想法,告知劉和。劉和便說道:董卓倒行逆施,已然天怒人怨。想必不久,天下群雄皆會起兵反董。潁川臨近洛陽,定然被戰火波及。快快去信,告知文若,及早安排族人避禍。

 荀諶聽罷,也點頭認可。劉和又說道:告知文若,可領族人北上冀州。兗豫二州,皆四戰之地。若文若願意來鄴城,和,定然不會虧待荀氏一族。荀諶見劉和如此言說,便拱手朝向劉和一禮。隨後便離開了。

 荀諶走後,劉和想了許久,還是不放心。此番良機,定要將荀彧收服。劉和便去見劉虞,然後對劉虞說道:父親,孩兒欲南下潁川一趟。

 劉虞便問道:如今中原各郡,皆欲征討董卓。汝怎此時南下潁川?劉和便回道:正因如此,荀氏一族生出避禍之心。欲攜宗族逃離潁川!

 而荀氏乃河南大族,族內賢才眾多。孩兒此番便是打算,南下潁川一舉收服荀家。劉虞聽罷,明白了劉和心思。便回道:汝若想好了,那便去吧。切記謹慎小心,莫要涉險。劉和便拱手回道:父親放心,孩兒自有分寸。隨後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