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65章 鄭玄入冀州

 轉眼半月過去,劉和擔心慈母,受不了趕路顛簸。便走的較慢!心裡估算,至少得走二十日,才能回到劇縣。而在劇縣,等待劉和的眾人,皆有些擔憂起來。

 前番劉和走前,交代郭嘉等人,需二十日左右,便可回來。如今,已然快近一月時間。蔡邕盧植兩人,便打算讓張飛,帶上幾名隨從,前往東萊。然不知劉和,具體在東萊何處!而郭嘉則勸說,讓眾人再等等。有趙雲隨行身邊,想來不會有何意外。

 又過了數日,劉和四人回到劇縣。郭嘉等人,見劉和回來了,當下便皆安定下來。劉和便向眾人,介紹太史慈母子。後劉和又問幾人,自己走後,鄭玄那,可有何消息?

 郭嘉便說道:吾等皆留在驛館,並未再去鄭府。而蔡盧兩位夫子,則暫住鄭府。皆交代吾等,主公若回。便讓主公,前往鄭府。劉和聽罷,便點點頭。準備明日,便去拜訪!然後便將太史慈母子,安頓於驛館休息。連日趕路,想來慈母已然疲乏。

 翌日清晨,劉和帶上郭嘉戲志才兩人。前往鄭玄府上!待奴僕通報後,鄭玄便讓奴僕,領三人過來。不多時,劉和三人,見到蔡邕盧植及鄭玄。便齊齊拱手彎腰行禮。

 鄭玄便讓三人落座,然後開口問道:劉將軍因何前往東萊,近月時日。汝之岳丈,及子幹,皆擔憂不已!劉和便回道:在下早前,聽聞東萊黃縣,有一壯士,故而來青州之後。便想著,去見見其人,然尋訪此人,耗費不少時日。故而耽擱許久,未歸。讓岳丈及兩位夫子擔憂了。說完,便對著三人拱手行禮。

 盧植便問道:可見到其人?劉和便回道:自是見了,且此人,武藝過人,猶擅射術。故而吾,便邀其,隨吾至冀州,入軍做個軍司馬。

 眾人聽罷,皆點點頭。鄭玄便開口說道:此些時日,吾時常聽伯喈,子幹,二位賢弟,誇讚劉將軍。言說劉將軍之才學,比之軍略,更甚!而二位賢弟,皆勸老夫,遷居魏郡。前番劉將軍所提,欲在鄴城外,建學府書院。敢問劉將軍,如此打算,所為何?

 劉和便起身,然後開口說道:其一,文武之道,傳承在於人。而當世名儒大家,屈指可數。自黃巾作亂始,大漢八州之地,皆陷戰亂。許多書院,學府皆因避亂,紛紛流散各地。便是如今,亦有不少黃巾餘孽襲擾。而冀州之地,已然被吾麾下官軍,剿滅一空。正適合諸位大儒,重啟傳道授業之心。

 其二,青州兗州二地。已然,各有數萬流寇肆虐!鄭夫子名滿天下,世人皆知。然流寇,盡皆不識夫子,若萬一侵害夫子。天下豈不痛失一代名師!且吾猜測,夫子府上,定然存有不少,傳世竹簡之書。若被流寇一把火燒了,豈可痛惜?

 其三,河北三州之文脈傳承,較之中原,相差甚遠。若有三位夫子,坐鎮河北學府,想來定然能改變,河北文道氣運。且河北無論寒門,亦或士族子弟,皆難尋名師。吾亦從小,在幽州長大,十歲後,方才千里迢迢,南下潁川求學。因家父乃大漢官員,有些薄資,供吾讀書。若和,只是尋常人家子弟。想來,便是去往潁川之盤纏,亦是拿不出多少。何談往日生活,讀書之費!故而吾才打算,於鄴城建學府。

 其四,吾打算廣招天下學子。無論尋常百姓,亦或官宦,士族子弟。只需通過考核,便可入學府讀書。且不收分文!如此,但凡有才之人,皆可得諸位名師教導。亦無需被錢財所困!且學府之中,非但包含君子六藝,還可教導農桑,律法,醫道,匠道,術道,天文水利之道。總而言之,天下種種,皆可自學府而出。

 在場眾人聽罷,皆驚歎劉和之想法。鄭玄亦如是!劉和見眾人反應,便呵呵笑道:諸位以為就此?和,還未說完呢。諸位可知,黃紙?郭嘉便回道:自是知曉,乃宦官蔡倫,所造之物。

 劉和便點點頭稱是,然後說道:蔡倫所造之紙,雖輕便,然卻書寫之後,筆墨易散。故而,並未流傳民間!而吾,細細研究過蔡倫造紙術,想出幾處改良之法。或可造出,比黃紙,好上數倍之白紙。諸位試想,若以白紙,抄錄書籍,比之筆刀,雕刻竹簡。孰強孰劣?

 鄭玄一驚,便趕忙問道:劉將軍,果真能造此紙?劉和便回道:改良之法,吾已大致有些眉目。只需時日,反覆試驗,定能造出。眾人聞言,皆對劉和所言,甚為嚮往。若真能有白紙此物,平常數十竹簡之名著。或只需,數十張白紙,便可。如此輕便,往後家中,再也不用堆放,數十個大箱子存書矣!

 劉和便又說道:其五,吾劉和,打算於有生之年。召集天下文士,著成一部大典。此書包含天地萬法之言,宇宙洪荒之道。從古至今,百家學說,各家之言。皆收入此書,用以傳之後世。自此,華夏文道,萬年不息!

 劉和說完,在場諸人,已然無比震驚。無論老的,少的。皆從未聽過,此番言論,更是無人,能生出此等想法。郭嘉戲志才二人,看向劉和眼神,都帶著崇拜!已然被劉和所折服。

 蔡邕盧植鄭玄三人,亦驚歎到說不出話。只是細細回味,劉和之言!這三人歲數,加一起,都快二百歲了。今日聽完劉和所言,皆恨不得自己,再年輕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