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58章 大敗張燕

 兩日後,張懿一行十餘騎,行至陽邑縣。劉和得知,幷州刺史來此,便令眾人迎接其入城。行至官署,張懿見劉和如此年少。心裡有些驚奇起來。劉和便令親衛,去準備些許酒菜。

 待眾人落座,劉和便開口問道:不知張刺史何故來此?可是黑山賊軍,有何動向?張懿回道:黑山賊軍,自攻陷上艾縣後,並未再有何舉動。吾乃聞得劉將軍,已然行軍至陽邑,而吾數日前,便領邊軍五千人。駐於晉陽!故而特來此,欲要同劉將軍,商議一二,如何剿滅黑山賊。

 劉和聽罷,便微微笑道:敢問張刺史,有何計策否?張懿說道:前番,吾已打探清楚,黑山賊軍首領,姓張名燕。似乃原太平教賊首,張角手下大將。手下賊眾,約莫有四五萬人。且張燕其人,武藝過人,性狠嗜殺。故而太原郡周邊縣府,皆有不少百姓,慘遭屠戮。吾此番,抽調雁門邊軍南下。便是欲要剿滅此賊!如今,有劉將軍領冀州軍前來。想必剿滅此賊,易如反掌矣!

 說罷,張懿看見劉和身後地圖。便起身行至地圖旁!眾人見狀,亦皆起身。站立地圖旁邊!張懿指著地圖說道:月前,黑山賊軍攻佔上艾縣。此後便並未有何舉動,想來聽聞,吾邊軍南下而來。故而不敢輕舉妄動!吾於晉陽出兵東進,於上艾西邊,牽制黑山賊軍。請劉將軍領軍,出陽邑,東進至沾縣。

 沾縣北面距離上艾,不足百里。劉將軍若從沾縣北上,兵威直指上艾。與吾西南兩面,夾擊黑山賊。定然大敗賊軍!吾於上艾北面不遠處,還留下一支邊軍。有兩千之眾。若劉將軍與吾,擊敗黑山賊軍,其定然會往北撤離。此二千人馬,便可阻截其退路。不知劉將軍以為如何?

 眾人聽罷,皆看著地圖思索。劉和亦細思起來!這時,郭嘉說道:主公,若按張刺史之策。吾軍與邊軍,當細思,如何以萬餘官軍,擊敗五萬黑山賊。若能正面擊敗張燕,北面二千邊軍,才能起到作用。

 張懿便也回道:不錯,若以吾五千邊軍,想要正面擊敗黑山賊軍。勝算太低,吾亦不敢輕易嘗試。然吾聽聞,劉將軍自黃巾之亂始,便領三千幽州軍,一路南下,轉戰河北各地。一路勢如破竹,無人能擋。連張角,亦被劉將軍斬殺!想來,劉將軍此番,定然也能擊敗張燕。

 劉和聽張懿如此說,便也只能呵呵一笑。並未答應張懿!這時,手下端來酒菜。劉和便請張懿落座,破敵之事。待與手下眾人,細細商議一二。明日答覆!張懿便也不再多言。劉和招待張懿,於陽邑縣休息一晚。待明早,便答覆張懿。

 待安頓張懿住下之後,劉和喊來眾人,繼續商議軍務。不多時,眾人齊聚劉和身旁,劉和正看著地圖思量。劉和便開口問道:諸位,有何看法,皆可直言。

 戲志才先說道:主公,吾兩路官軍,合兵不過萬餘人。而上艾北面二千邊軍,在未破張燕之前,並未有何作用。而佔據上艾之張燕,想必亦打探清楚,吾等動向。且吾軍,與邊軍兵力,皆分散於三面。若張燕,領軍集中突襲一路。想來,皆留不住黑山賊軍。張刺史此策,太過危險。望主公三思之!

 劉和便回道:吾豈不知矣,然此時,吾軍與邊軍,三面臨近上艾。若是被其,遁入太行山中,再想一舉剿滅黑山賊,怕是無望矣!

 郭嘉亦點頭說道:不錯,想要擊敗數萬黑山賊軍,確實不易。然眼下,數萬賊軍,皆龜縮於上艾縣內。此亦是千載難逢之良機!

 前番,想要剿滅黑山賊。需率軍,行進千里太行山中,找尋其巢穴,耗時耗力。如今,其數萬人馬,皆齊聚上艾。雖難於擊敗,然卻讓吾軍。省去日後,進山破敵之辛。故而,有利亦有弊。

 眾人聽罷,亦認可郭嘉所言。劉和便說道:上艾乃小縣,且太原郡土地,大多皆乃旱田。種不出多少糧食,五萬黑山賊軍屯於上艾。吾料想其糧草,定然支持不了多久。郭嘉亦說道:不錯,嘉亦認為,以上艾一縣之地。供養不起,數萬賊軍,其定然不會坐以待斃。

 而吾軍,前番接連大敗白波,黃龍二軍。張燕定然輕易不敢,來襲主公。而上艾北邊三百里,皆乃大山深林。並無村落,縣邑。惟有西面,張刺史所屯之晉陽。晉陽乃太原郡縣,城內士族富戶頗多。更有太原王氏,這等百年大族。張燕若攻佔晉陽,想必,便能有充足糧草,與官軍對峙。

 故而,主公不妨以晉陽為餌,讓邊軍出晉陽,北上潛伏。吾軍亦留下一支疑兵,停留於沾縣。而主公親領精銳,北上潛伏晉陽附近。待張燕進攻晉陽之時,便與張刺史五千邊軍。南北合擊黑山賊軍。如此,或可大勝。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在場眾人,聽罷郭嘉所言,便皆點頭認可。劉和便問道:晉陽城池高大,怕是張燕不敢輕易來攻。郭嘉便說道:既然主公,擔心張燕不敢進攻晉陽。那便讓吾等,幫張燕些許。讓其安心領軍,攻打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