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無為 作品

第233章 交易(七)

 “為什麼?” 

 “什麼為什麼?” 

 “你為什麼不殺了我,我會是你無窮的後患!” 

 “你會是姚都的後患,不是我的。我已經不是姚都人了!”獨孤奕回答說。 

 百尺樓。 

 白嫋關於南遊軍備不足的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政。 

 劃定南遊、上歧、當陽三城為永久備戰區,所有士兵和行過冠禮的男子都要做到隨時披甲上陣。 

 凡非南遊原住民而遷移至南遊經商、從政、落戶之人享受減免三年稅收政策。第一年享受政府每家每人五十兩白銀的幫扶。 

 凡非南遊原住民而入南遊從軍者,每家三男抽一。在軍服役滿一年者享受減免三年稅收政策。因國致殘者給予皇城及周邊二進宅院一座,良田十畝其子女享有繼承權。戰死沙場者牌位入“英烈祠”三年,可受世人朝拜。同時免除五年內一切稅收。其妻及子女給予直接落戶皇城的權利,免試入上藝閣從藝或從醫。給予“為國捐軀”匾額,此匾額位同“停車下馬碑”,見此匾額者需停車下馬入內祭祀。 

 …… 

 白嫋看過獨孤奕送回來的軍報,雖然獨孤奕的惠民政策的確吸引了不少人到南遊安居但是對於一座幾乎是空城的南遊來說效果還是有些不明顯。她也想過原因,歸根到底就是許多人認為獨孤奕曾經是姚都人,並不是很信任他,還有就是獨孤奕發出的公函號召力不大。現在新政自皇城而出,由國主親自下令也足以讓其他人信服。 

 關於新政的細則白嫋足足寫了十幾頁,衣食住行方面事無鉅細。直到半夜她確定沒什麼遺漏之時才停筆歇息。 

 蠟燭燃盡了一根又一根,整個百尺樓頂層只有書桌前有一處微弱的亮光。白嫋的臉被燭光照的呈現出溫潤的橙紅色,眼底寫滿了疲憊。她長嘆了一口氣,站起來走了走,腿和胳膊都因為坐的時間長變得有些僵硬。走動的時候左腿還伴隨著陣陣酥麻感。 

 第二日,早朝。 

 白嫋宣佈了關於南遊的新政。 

 這一次,就連一直唱反調的錢同也沒有提什麼反對意見。 

 “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有其他意見這新政就完全開始實行了。三日之內,孤需要讓各個郡縣的人都知道此次新政,還請諸位盡心。” 

 上藝閣已經修繕的差不多了,十天之後便能重新投入使用。這裡是方都最高學府,是方都未來的希望。除原有的文行忠信四苑以外還另外開設了“六藝館”,以教授“禮、樂、射、御、書、術”為主的少年啟蒙學堂。六藝館的政策也已經開始在方都全國範圍內推廣,凡年滿十歲的孩童無論貧富、不論男女都必須入六藝館學習。六藝夫子皆由皇城選拔分派,直接聽命於白嫋。此舉旨在從小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