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月下秋 作品

第218章 五行界

 狂風呼嘯,人影綽綽,一路前行不知多少萬里後,天地間的溫度已經不再那麼可怖了,各種生靈出沒,進入一些熄滅後的火山內部,也不知在尋覓些什麼。 

 蕭陽斂去氣息,披上方槐昔年相贈的黑色斗篷,以九變術改變容貌後混進了一隊人群中,跟著他們,來到了一座火山口。 

 據瞭解,此地名為五行界,浩瀚無垠,分別為,金漠,澤林,藍海,燼土,靈地。 

 而蕭陽如今所處之地便為代表五行屬火的燼土邊緣。 

 關於五行界的傳說有很多種,有人說,上古時期,諸神開戰,撕裂洪荒,打破混沌,最終血染宇宙,五位神明共同葬身於此,屍身相融,演化成一方浩瀚的生命淨土,擁有無盡造化。 

 也有人說,所謂的五行界其實就是上古大能孕育神種的淨土海洋,乃宇宙天地中最適合成道的地方,後世修行者若在此破入五境,以五行之氣滋養神種,一旦功成花開,必登神位! 

 有關五行界的說法不一,卻廣為流傳,人們秉承各自的看法,敘述著縹緲的神話。 

 其中一種說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傳說,天地未開之前一片混沌,後經無盡歲月的孕育,混沌成源,一縷清氣向上為天,天為陽,一縷濁氣向下為地,地為陰,天地陰陽道自成,故大化而分五行,化生萬物。 

 他們將五行界稱為宇宙的起點,是為陰陽本源之地,並且有實際依據。 

 相傳在五行大界的中心,有一方陰陽之地,乃天根地基,承載造化世間一切。 

 初步得知此界相關信息後,蕭陽又習會了地方語言,當然,他所學的只是尋常世間通用的語法,不可能把每一個地方的語言都去學一遍。 

 這很簡單,神識解析,剎那悟通,只要不是上古大道文字等,任何修士都能轉瞬習會。 

 從眾人口中得知,他們多數都來自火行屬土的“靈地”,到此只為尋找燼土火山中一種名為“火源石”的晶石。 

 火源石種數頗多,通常被人劃分為一品至九品,蘊含先天火靈力,對提升修為大有裨益。 

 尤其是專修火道的修士,這種東西簡直就是為他們而生,視為造化神物,不僅能讓修行速度大幅度提升,高階火源石更是能成為破境的底蘊所在。 

 故此,各族修士都會通過一些大勢力所掌控公開在外的傳送陣來到燼土尋石。 

 不過那些大勢力可不會無私付出,通過他們傳送陣來到燼土,所得火源石必須上繳五成,誰敢反抗,必遭大勢力的追殺! 

 所以各方修士也只能苦著臉乖乖上繳,避免人石兩空,丟了性命。 

 在燼土外圍熄滅的火山群,是生靈出沒最頻繁的地方,通常是些二至三境的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