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心同仁 作品

第257章 悟澀

 何況一而再,再而三提起,人家肯定是是有合適的人選。之所以這幾年沒提出來,只是時機未到。現在這不就時機到了嘛,繼紅薯之後,向晴鳶又開發出了棉花的多種用途:織布、禦寒等。 

 你看,現在不就用上了,不然人家現在又有了這麼大的功勞,只賞個虛職,外加冰冷的金銀多不合適?女兒家又不像男兒身,直接賞個官職讓他大展拳腳,或者最高榮譽封王伯爵,蔭及後人。所以,賜給向三姑娘一個乖乖的小夫君挺好。 

 這個小夫君不是別人,還多年前的故友。可還記得幷州清遠寺戒空方丈的師侄悟澀小和尚?沒錯,向晴鳶的小夫君就是他! 

 想當初,悟澀剛剛還俗歸來,得知皇后給自己指認的小未婚妻居然是幷州有名的小監察史時,默默呢喃道,“師叔,您真是做了精準的預判,當初囑咐我,如果有麻煩要照顧一下他們姐弟。現在麻不麻煩的,我都要照顧他們一輩子了。” 

 說起這位悟澀,在幷州和京城都很有名:在幷州有名,因為小和尚悟澀佛法高深,經常和其他寺院的高僧辨經從來沒輸過;在京城有名,因為悟澀本是明王之子,也就是下一任明王,卻需要先去寺廟中歷練十年才歸來享受這塵世間富貴。 

 明王,大曆朝唯一世襲罔替的王爺,那是人家用功勞實打實的打出來。當初,老明王追隨開國陛下開疆拓土時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在某次戰爭中,他身先士卒深入敵營,毀了對方的糧草,大曆贏得了勝利,老明王丟了命。 

 再之後,知烈帝將新明王調回京城,準備讓這一脈享享清福。奈何人家鐵了心去邊疆,勝利和悲劇又一次上演,新明王也一身殉國了。還好,他留了後。 

 可是,小傢伙弱的跟貓一樣,天天病歪歪的,御醫來了多少,都搖著頭要王府準備後事兒。當時的明王府感覺天都塌了,沒辦法,明王死在了疆場上,就留下了一顆弱小豆芽菜。現在如果人沒了,明王府香火就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