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賣豆沙包 作品

連環掏腸案37

 掛了楊小敏的電話,江淮嘆了口氣,“吳鋼一定是利用了他們家族遺傳的問題,控制了意志力比較薄弱的劉斌,而且我感覺劉斌對吳鋼是有一定愧疚感的。” 

 “他們父親意外去世,是因為給劉斌撿玩具,被路過的汽車撞死。從而他們被分別領養到不同的家庭。” 

 許昭陽在江淮的心理分析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了案情線索。他沉思著將手中的案件文件翻到吳鋼和劉斌的成長經歷部分,上面詳盡記載了他們自父親去世後的人生軌跡。 

 吳鋼在醫學領域展現出超乎常人的天賦與執著,而劉斌則似乎始終活在過去的陰影中,他的生活和工作顯得平淡且壓抑。 

 “江淮,你說的愧疚感可能是關鍵。”許昭陽推斷道,“劉斌內心深處對於父親的死一直無法釋懷,這種長期積壓的情感很可能被吳鋼巧妙利用。” 

 “考慮到他們家族可能存在某種遺傳性的心理易感性,吳鋼作為一位外科手術醫生,不僅具備操控他人身體的專業技能,而且可能對心理學有深入研究,從而精準地找到控制劉斌的心理突破口。” 

 許昭陽接著分析:“連環掏腸案的手法極其專業,如果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外科醫生幾乎不可能完成這樣的犯罪行為。而劉斌雖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但他若是在吳鋼的操縱下,就完全有可能成為實施犯罪的工具人。” 

 “我們需要找到更多證據來證明吳鋼是如何具體操作的,以及劉斌在整個事件中的確切角色。”江淮贊同地點點頭,補充道,“同時,劉斌的精神狀態也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心理評估,確認他在整個犯罪過程中的自主意識程度。” 

 兩人決定從兩個方向入手:一是通過調查吳鋼的工作記錄、人際關係以及可能的心理學背景;二是對劉斌進行更為全面的心理訪談和測驗,以揭示其是否真的受到吳鋼的操控。 

 他們快速地聯繫了相關醫療機構,查閱吳鋼的過往手術記錄、學術研究以及他在工作中的表現和人際關係狀況。同時,通過調查發現,吳鋼曾對精神操控術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並在業餘時間閱讀了不少心理學著作,尤其關注於個體心理弱點如何被利用以實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