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278章 北元犯邊

 東京平亂之後,茶屋次郎徵調百萬僕從軍,訓練三個月就殺向高麗。 

 茶屋次郎和毛利忍武合兵一處,高麗王李成桂戰死。 

 毛利忍武死於亂軍之中。 

 茶屋次郎一路橫推。 

 高麗向大明求救。 

 朱棣,李文忠大軍跨過鴨綠江,打著阻擊倭寇的名義進軍高麗。 

 鴨綠江北岸,大戰一觸即發,茶屋次郎敗退。 

 逃回東京者寥寥無幾。 

 朱棣、李文忠大勝,俘虜倭寇四十餘萬,牛羊馬匹無數,由朱棣押送回國。 

 大明朝廷想扶持高麗新王,發現李成桂的血脈竟然被倭寇殺光了。 

 為了防止倭寇再次進兵高麗,李文忠不得不駐兵協防,統領高麗殘兵。 

 大明朝廷讓高麗重新選舉新王,在沒有選舉新王之前,任命了兩個丞相,左丞相崔瑩,右丞相鄭道傳。 

 兩人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智商絕對在線,都是精英。 

 屁股想一想就知道大明要做什麼,但是無解。 

 兵權被李文忠握著,高麗兵馬被茶屋次郎殺的解散,李文忠從組僕從軍五萬,在帳下聽令,以備倭寇再次登島屠殺搶掠。 

 兩位丞相空有一身本事,奈何手無兵馬,萬般想法也無計可施。 

 弄不好,李文忠真的敢殺了他們,在扶丞相。 

 聰明人有聰明人的好處,想的多,三思後行。 

 這一想,矛盾就出來了。 

 高麗戰後就是短暫的平靜期,平靜之下,兩位丞相也產生了矛盾。 

 每當形成聯盟,想要對李文忠下手的時候,茶屋次郎大軍來犯,兩位的勢力又被李文忠拉上戰場。 

 戰鬥結束,兩位丞相不得不重新來過。 

 一時間,茶屋次郎在高麗談之變色,小兒止啼。 

 苦不堪言。 

 李文忠冷笑,幾年之後,隨著百姓知道,誰才是爹的時候,就是你們倆被嘎之時。 

 百姓目光是最短淺的,誰讓他們吃飽,他們就跟著誰幹。 

 大明帶來的不只是糧食,還有新的商品,和生產工具。 

 分田地,打土豪的思想像瘟疫一樣,在高麗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