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265章 質疑上天

 資本就是一頭猛虎,擠壓幾千年的生產力一旦釋放,任何人都擋不住他的腳步。 

 朝廷一直在高壓,想慢一點,緩一點,在看一看。 

 矛盾就這樣產生著,妥協著,解決著,爭吵著。 

 朝廷在一個縣放一個成衣作坊,衣服的每個環節放到每個鄉,加工又放到每個村。 

 印染作坊就有幾個村,他們就吵吵,為什麼幹著最髒的活,幹著最累的活,拿一樣的工錢? 

 做紐扣的村子,機器一開,村民打著瞌睡就把錢掙了,為什麼讓老子天天洗布? 

 成衣縣也在吵,為什麼老子生產的成衣就是後孃養的? 

 人家縣做絲綢,遠銷海外,工錢高了幾倍,為什麼老子就要累死累活的做棉布? 

 一年到頭瞎折騰賺不來幾個錢? 

 俺們縣要換機器,俺們也要做絲綢。 

 不讓換就漲價,棉布和絲綢一個價。 

 私人作坊老闆也有意見,剛開作坊的時候一年賺百兩銀子,做夢都笑醒。 

 現在作坊開了十幾座,每年是不是應該賺千兩銀子? 

 憑什麼收我直接稅那麼高? 

 十座作坊,交完稅老子每年只有二百兩銀子,還有王法嗎? 

 兩座作坊不香嗎? 

 作坊開的多,就業多,老百姓都有錢賺。 

 我閒的蛋疼,累死累活弄十幾座作坊? 

 你們朝廷要發展經濟,這是發展經濟的態度嗎? 

 你們都是土匪,搶劫商人的土匪。 

 縣令拍桌子:“要麼幹,要麼不幹,你可以倒閉八家,留兩家作坊。” 

 商人大罵:“你這什麼態度,老子去告你。” 

 縣令沒說話,老子任上就三年,三年一過要麼升遷,要麼退休,執行朝廷政策,愛上那告上那告。 

 矛盾就這樣集中到朝廷,奉天殿也在吵,他們看不到這條路是不是對的,更不知道這條路是好是壞。 

 今天朱標陛下告訴他們,這條路是對的,因為上天都把傳國玉璽送到了大明。 

 有問題就去解決問題,目的不變,讓大明更強大,讓大明更有錢,讓百姓過的更好。 

 百姓不就是要朝廷賠償他們幾頭死去的豬嗎? 

 給他。 

 修水利,修鐵路,修公路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