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243章 藥材生意

 鄧士利譏諷道:“如大人,雲貴廣西三省,是集體公社,百姓種藥材是根據市場需求由戶部調控,不是一家種,而是幾個鄉,甚至幾個縣種藥材。 

 他們實行規模化,種出來的藥材質量有保證,更沒有假貨,即使有錯,大小官員都要擔責。 

 而其他省份的藥材,都是農民散戶種植,商人收購後販賣,這中間摻假不知凡幾。 

 從百姓到商人,中間大小官員和經辦人員,都追求利益最大化。 

 醫學府面對這樣的藥材,不但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挑選,而且還不能保證藥材的年份。 

 正所謂,無利不起早。 

 如大人這樣給其他省份爭取藥材份額,莫非自己家裡也種藥材?” 

 如太素惱怒道:“本官早沒了田地,鄧大人莫要血口噴人!” 

 鄧士利冷笑道:“有沒有不是你說了算的,本官會安排人去查!如大人雖然身在刑部,還堵不到都察院的嘴!”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最後又有幾個官員相爭,朱元璋腦子嗡嗡的。 

 看著鬧哄哄的場景,不禁想起當初制定的政策,集體公社好是好,百姓聽話,有幹勁。 

 但是前期投入大,收益小。 

 分地的省份百姓幹勁更大,更靈活,但是不好管理。 

 他們太貪心了,愛佔小便宜,無利不起早。 

 修個路,夜裡都去工地往家背水泥,也不怕掉溝裡摔著。 

 集體公社不一樣,百姓用水泥修院子,一個修家家都要修。 

 買自行車,一家有家家都要有,主打的一個公平。 

 這就非常考驗底層官員的能力。 

 有的村富了,有的村窮了,鄉長批評落後里長,罵的真難聽。 

 鄉長去縣裡,縣令罵鄉長,每次都哭鼻子回來。 

 因為你落後,落後就要捱罵。 

 拖了縣令的後腿,鄉長和里長的任免又在兵部,縣令又撤不了他的職,只有罵了。 

 縣令的任免在朝廷,朱標看這個縣不行,就換縣令,縣令也覺得虧。 

 但是沒辦法,就這樣不講道理。 

 歸根結底還是你無能。 

 於是縣令要有作為,就會截留朝廷財政,反哺落後鄉里,這就造成,財政一直投入,朝廷收益不多。 

 更狠的是,督察院會領人查賬,有問題當場免職,隨行官員替補。 

 然後,督察院,大理寺刑牢,巡捕房錦衣衛,兵部鄉里代表,校監司主薄共審,追責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