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239章 點歪的科技樹

 朱元璋嘟囔道:“滿嘴的老思想,年紀那麼大了,還佔著縣令的位置,天天祖宗有規定,老話講的好,這不行那又不行。 

 什麼女人不能進作坊,百姓不能穿綢子。 

 百姓只要不穿龍袍,他有錢愛穿什麼穿什麼。 

 沒看到馬皇后鳳披霞冠都讓百姓穿了嗎? 

 百姓不穿好衣服,老子的織造局,那麼多好料子,賣給誰去? 

 就你放火,不讓百姓點燈?” 

 再拆一封,希望大學學子的信:“陛下,校長遇刺,實乃是顛覆朝廷,意欲奪權,誰受益最大,誰是主謀。 

 以草民看來,無非兩點。 

 一是有人被天下學子反對貪官汙吏弄急眼了,他們想保命,恐嚇皇權。 

 二是,有人慾奪太子之位,趁著陛下遠遊,快點把生米做成熟飯。 

 大明學子永遠支持陛下,支持太子校長。” 

 朱元璋皺眉,人才啊!說的好,說到點子上了。 

 這個學子不提個督察御史可惜了。 

 再拆一封:“陛下,草民只是一個山西商人,本無權議論朝局,可是看到太子殿下被小人算計,意難平之。 

 以前行商,官吏層層盤剝,受盡凌辱不說,一路還不太平,交通閉塞,道路難行。 

 如今有大明商業法,有金陵商貿做主導,太子爺又鋪橋修路,商路亨通,一路太平。 

 草民只販賣金陵商貿貨物,也賺不完的銀錢。 

 草民身份卑微,不牢作,低買高賣,放著以前,就是奸商! 

 草民知道,這是太子爺賞飯吃。 

 大明像我這樣,受益於太子爺恩惠的很多,船商,車商,布商等等。 

 但是,有些人貪得無厭! 

 他們經山西過甘肅,貨物遠販韃虜,這不是正經商人。 

 這是通敵。 

 特別是他們販賣棉花,白糖,糧食。 

 前幾個月,山西督察御史甄雨村被暴民打死,就是因為甄雨村撞破了此事。 

 走私的並非是官員或者將領,而是邊關的百姓,他們或背或挑,一次所帶不多,但是一個村,一個鄉的百姓都幹這事,那量就大了去了。 

 甄雨村死了之後,走私照樣,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觀照此事,在當地沒有人不知道的。 

 草民以為,一定有人打通了關節,從江南運布匹,北直隸買棉花,廣西買白糖,廣州買食鹽,等等一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