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114章 欽天監的參與

 朱雄英小手捂著嘴打個哈欠道:“朗貝琳鑑正,聽說你們欽天監最近搞了一個天文圖?” 

 朗貝琳看了一眼陶廣義,笑道:“不瞞世子,天文圖記錄了十二星座,二十八星宿,還記錄了一百多顆星,準備登報,普及天文學。 

 並且陛下還說,今年繪製成冊,作為大明百姓啟蒙的讀物。 

 像天文,地理,經濟,軍事,人體學,道家符號算數,等等。 

 都要彙編成冊,一起刊印分發至各州府學校。” 

 朱雄英放下茶碗:“欽天監了不起,幾位今天來可有其他事情?” 

 朗貝琳幾人相互看了一眼,認真道:“世子殿下,貝琳有一事不明請教殿下,殿下怎麼知道我們所處的地方是個圓球呢?” 

 朱雄英看著朗貝琳的眼睛,那種激動,渴望,求知,認真的光芒。 

 心裡隱隱間已經有了答案,大明能人輩出,真是被後來史書矇蔽了眼睛。 

 不說別的,就說蒸汽機,提出構想,焦玉和陶廣義並沒有太多疑問,而是組織工匠,不到二十天就手搓了一部,試機一次成功。 

 雖然漏氣,但是能轉。 

 朱雄英當時激動壞了,把兩個人的名字和年月日親手刻在蒸汽機上。 

 焦玉卻笑道:“世子,使不得,這種機器是別人先發明的,我們只是改進而已,不可竊取。” 

 朱雄英頓感欽佩:“兩位辛苦了,能做出來這個劃時代的機器,兩位的名字留在青史,也不可厚非的。” 

 陶廣義卻道:“世子殿下,這機器其實很簡單,我們工匠完全有能力生產的,只是,沒有想到它的用途,產來何意? 

 況且,煤炭和鋼鐵都是朝廷控制,沒有陛下開口,也到不了民間,只憑我們用?兩臺足夠了。” 

 朱雄英啞然,是啊,不是大明工匠做不出來蒸汽機,而是大明沒有用蒸汽機的地方,也許除了鄭和西洋之寶船。 

 不過這不重要,第一臺蒸汽機已經放給了織造局,讓他們用於改進紡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