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63章 讓風箏飛一會

 朱元璋比較重視文化人,對文化人呢實行了免徭役。 

 當時也只是對南京周邊的一些地方,口號喊的響,但是實行的真沒幾個,明朝官員一直爭了二百年,到嘉慶才和一鞭法一起實行。 

 免徭役並非是免稅,有人說一個秀才能免七十畝的稅,那是扯蛋,少交一畝都要砍頭。 

 什麼是徭役呢? 

 分為三種,哎呀媽耶,我不想寫了,感覺都是廢話佔字數。 

 第一種是均瑤,就是百姓要去官府執行一些經常性的差役,比如當個保安,獄卒,馬伕,驛站夫什麼的。 

 第二種是雜役,就是官府臨時派遣百姓去砍柴,修河,修路什麼的。 

 第三種是裡甲役,推選田多,人多的百姓為里長,管理一里地事務中的差役,反正這一里地的活沒人幹,里長幹。 

 文化人不想幹,手無抓雞之力,螞蟻也搬不動,身體嬌貴怎麼辦呢? 

 拿錢頂勞役。 

 這就是當時文化人爭論的一個秀才70畝地不交稅。 

 田地稅是主要的稅收來源,為正稅。 

 真正免除農業稅是在2006年,歷朝歷代,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做不到。 

 除了正稅之外,還有果園,菜地,桑林等,就算跑到海南島種椰子樹,也是要收稅的,反正土地都是皇帝的,只要使用就要收稅。 

 那又怎麼會土地兼併呢?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寫出來也不簡單。 

 那要從當時的社會情況說起,長話短說。 

 就是有錢的越來越有錢,沒錢的越來越沒錢。 

 地多的越來越多,地少的越來越少。 

 就像今天的咳咳,哪個啥,你要是和首富平均一下財富,也是一個百億富翁。 

 憎恨老闆為富不仁,卻爭著給老闆打工。 

 明初經商少,商業稅只收一次,比如店鋪,車輛等,也收不了幾個碎銀子。 

 鹽,鐵,銅都是皇帝的,在明朝能貨物交易的東西很少,去掉這些也只有茶葉,絲綢布匹,和瓷器,這些都是要出口的。 

 即使現在,控制了礦產資源和能源,能交易的貨物也幾乎沒有。 

 所以穿越到明朝,並非好事,挖個煤做煤球,沒有朱元璋點頭都要死一片。 

 那麼現在朱元璋要改的是什麼問題呢? 

 土地禁止交易,釋放佃戶,讓所有農民有真正的土地,調動農民積極性。 

 其實喊的還是口號,就像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一樣。 

 朱雄英只管提口號,實行起來朱元璋不得不考慮各個方面。 

 土地問題,歷朝歷代的皇帝思考了幾千年,不是說過去一個現代人,就可以這樣那樣然後大明起飛。 

 不過,雞飛蛋打可能是真的。 

 朱雄英要做的,就是為以後佈局,先讓百姓分好土地,然後提高土地產出。 

 讓官民分開,減少層層盤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