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15章 道家符號

 到了元朝,天文大牛郭守敬重新推算天象。 

 根據宋朝的地球儀,以渾天儀為中心,重算曆法。 

 新版神農曆和伏羲曆法完美貼合,徹底解決三年一潤,五年再潤的問題。 

 沒有這套華夏數象計算系統,渾天儀就是擺設,所以現代大多數人不知道渾天儀怎麼用。 

 出生在元朝後期的朱世傑根據數象體系,編寫算學啟蒙,和四元玉鑑,把數學推向頂峰。 

 直到大明立國,欽天監受朱元璋太祖之命,再次重算曆法。 

 大明總結天文學,確定地球是圓的,北極南極,和偏角。 

 確定太陽系八大星,觀察記錄命名1600多顆恆星。 

 編制數象符號,這才有了大明的數字數學。 

 用它推算天象,定北斗七星,推算太陽系,研究日食,五星連珠,推算曆法。 

 劉伯溫太史令,任欽天監監正,頒佈戊申大統歷 

 那時的歐洲?沒有天文臺,甚至沒有形成統一文字,他們還在捕魚為生,林中狩獵,他們怎麼就知道這些的? 

 可惜的是,到了大清,這些都成了西洋迴流。 

 一群沒有見過世面的土鱉,欽天監成了是人都能進的地方,他們只會拿著字典去查表,對錯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只會把這些封殺,雪藏,不敢示人,美其名曰,真命天子。 

 每一種東西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出現,即使在給他們五百年,他們也構建不了如此複雜的數學符號和公式算法系統。 

 微積分在我們高中學的稀裡糊塗,因為他們弄丟了複雜的天文觀測算法,他們根本就理解不了。 

 所有的東西都有出處,三角函數,空間幾何,微積分,都是在老祖宗觀測天象星體中推算出來的,應用到的公式算法。 

 只是這些高深的東西,欽天監從不示人,況且老百姓也用不到,在大明,數學只是模擬天地運行軌跡,它並不主導世界,數學和易經,道家符號共同構建了大明的數像體系。 

 這套知識,欽天監稱之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