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界 作品

第34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到清代以後,古玩界稱之為“料器”。 

 西方古法玻璃一直以鈉鈣玻璃為主,以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為主要原料經1550~1600c高溫熔融、成型、並經快速冷卻而製得的無定形非結晶固體材料。耐溫性能較好,對驟冷驟熱的適應性較強。 

 東西方的玻璃之所以產生這樣不同,是因為我國傳統玻璃的起源與就與老祖宗好“冶鉛”有關。 

 我們的先人用鉛做成的胡粉,曾經是一種化妝品,煉丹術也叫鉛汞之術。 

 在戰國時期,中國的方士們還流行著“食金飲玉”可以長生的說法,所以煉丹術興起後試煉珠玉(即玻璃)也就成為煉丹家們的活動之一。 

 東漢王充《論衡·率性篇》說:“道人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 

 這些記述反映了道士們燒煉珠玉的活動,而燒煉珠玉正是導致玻璃出現的直接來源。(以上關於東西方玻璃的差異及我國玻璃的由來,其內容來源於網絡。) 

 現在,李繼岌具備製作透明玻璃的所有條件:能達到高溫的爐子、工坊、牛鼻子老道,一應俱全。 

 所以,只需要交給老道們就可以了。 

 玻璃出來的時候,為了快速冷卻,要先製作一塊平整的鋼板,這個趙鐵錘肯定沒問題。 

 第二天,李繼岌帶著張瓘、李過分,去了葫蘆谷的道觀。 

 道觀裡面現在管事的有兩個老道,一個是反動道長,一個是弱用道長。 

 李繼岌一聽,就知道這倆可能是師兄弟。 

 見面行禮後,兩個老道說了目前他們的工作。 

 因為李繼岌交待的任務都已完成,所以這倆牛鼻子最近沒工作。 

 由於閒得慌,兩人重操舊業,搞起了煉丹,說是煉出了一種能讓人飄飄欲仙的仙丹。 

 李繼岌很好奇,讓他們拿出來看看。 

 反動道長拿出一個精緻的木盒子,打開,裡面鋪著絲錦,上面躺著六粒仙丹,紅彤彤的,顏色倒是挺好看。 

 李繼岌拿起來,放到鼻尖想聞一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