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翰 作品

第74章 別具一格的雲陽令

 果然崔倫坐到了長安令的邊上,也就是剛才寒雲差點坐上的位置。楊溫坐到了上位。 

 “今年的春季堂會開始,錄事點卯。”楊溫開口先說道。 

 突然看見最後的寒雲高出所有人一頭,再一看,似乎沒有準備給他的座位,不禁盯了崔倫一眼。 

 州府的雜役是按去年冬季堂會準備,崔倫沒有專門交代,誰都不知道今年多了一個雲陽令。 

 有錄事拿著花名冊,逐個點名:“長安、萬年、涇陽、藍田……最後一個才是雲陽。” 

 寒雲嚴重懷疑是最後時刻才加上,否則按照遠近點名的話,怎麼都不是雲陽在最後。 

 “雲陽令可是沒有蒲墊就坐?”楊溫指著寒雲的方向問道,前面的人擋住了他的摺疊椅,看上去就像蹲著一般。 

 “下官自帶,不礙事。”寒雲答曰。 

 楊溫一皺眉頭,自帶鋪墊?難道是之前看見他手中的木框。這個雲陽令有點意思。 

 於是一場堂會開始,崔倫提出一個議題,下面就逐縣發言。 

 寒雲聽得暈乎乎,這些人時不時來一句:“《書》稱無逸,《詩》詠不遑,《周易》著自強不息,《國語》謂朝夕格勤。古訓昭然,彰彰可考。” 

 “雲陽令,雲陽令。”寒雲似乎聽見有人叫自己,打了一激靈,答曰:“下官在。” 

 “說說雲陽的春播準備情況。”崔倫主持著堂會。 

 寒雲在他的右後方,說話看不見他人,崔倫覺得無比難受。 

 “雲陽已完成第一批五千畝春播,培訓出兩百名初級農耕技術員,本月底前完成官田一萬五千畝春播,三月中前完成剩餘的三萬畝春播。” 

 “接到工部和州府的通告後,雲陽已打造出三百把貞觀犁,準備耕牛二百二十頭……” 

 一堆精準的數字彙報後,全場一片安靜。 

 寒雲的答話沒有引用一句經典古訓,甚至沒有一個字的廢話,全是數字構成。 

 整個講話條理清晰,不快不慢,錄事記錄起來,也是一臉輕鬆。 

 相比於其他縣令,一串的盡其所能、倘若、也許、可能等不確定用語,楊溫和崔倫聽得舒服極了,雲陽的情況,完全瞭然於胸。 

 長安令似乎察覺到不對,忽然提出:“未到三月中,雲陽怎麼就下播了,這不是胡鬧嗎?” 

 大唐因為作物品種的緣由,一年種一季,只能在三月中到四月中的一個月內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