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切西瓜 作品

第317章 領兵之人

 自此,這才導致了那場玄武之門。 

 如今距離那場大變可並沒有過去幾年,如此的放任王權寧這樣發展,這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嗎? 

 下方的眾臣都不知道,但他們卻是知道,對於一個危險的事物,最好還是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不要說眾臣不知道了,哪怕就是皇帝李世民自己都不清楚最終會發展成什麼樣,這就是一場政治上的賭博,賭的是王權寧對大唐王朝、對他李世民的忠心。 

 這種近乎瘋狂的做法,以前的李世民也做過不止一次,只不過自此他登基上皇帝后,便相比如之前變得穩妥了許多,這種刻在骨子裡的冒險精神也就被他深深的壓在了心底深處。 

 但此刻,基石破碎,這般冒險精神破土而出,重新佔據了李世民的整片心臟。 

 “朕意已決,諸位不必再多說了。”李世民神色凜然。 

 王權寧在聽到李世民的命令後便是向前一步站了出來,他就這樣靜靜的聽著那些朝中大臣不斷說他的“壞話”,默不作聲的站立著,就好似著一切都和他沒關係般。 

 其實此刻他自己的心中也有著些許的驚訝,他自然也猜到了接下來李世民準備幹什麼,但一想到自己昨天跟這位結拜大哥那般坦白後,對方還能繼續這樣重用自己,想想甚至都覺得不可思議。 

 王權寧自己也明白,他如今的這般情況,若是按照歷史上大多數情況進行下去,大致是有幾種情況發生。 

 一是被皇帝猜忌,而後或是漸漸被拿下兵權,或是直接擁兵自重,但很少有能成功了,基本上都逃不掉被皇帝殺死的命運。 

 另外一種是自己主動的請辭回家,主動的放棄一切權勢,這種基本上都是可以保住一條性命,甚至還會被皇帝好好的賞賜一番。 

 不過真正有決心放下自身權勢的人,說到底是極少極少的,因此這種選擇在歷史上發生的也不多。 

 當然還有一種,那就是皇帝依舊非常的信任你,而你也是同樣的忠心耿耿,從此君臣和睦,相得益彰,但縱觀整個歷史長河中,這種情況發生的都是極少極少,甚至不超過雙手之數。 

 王權寧心中感慨著,他沒想到這種情況竟然真的出現在自己身上,此刻的他心中只感到無盡的唏噓和感動。 

 以前的他也不是沒想過會有這般情況發生,但也就只是想想算了,畢竟哪怕就算是真的被譽為千古一帝的人,想來也不能容忍自己手底下有一個功高震主的存在吧。 

 甚至他都已經做好辭職不幹的準備了。 

 至於將周繼武調往北方朔州,以後將大唐從最頂點拉下來的安史之亂,就是從那個位置爆發的,王權寧這般提前做好準備,或許能防範於未然也說不定。 

 “王權寧聽令,任命其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總領鄯州、涼州......數州軍務,進攻吐谷渾,三日後啟程。” 

 李世民的聲音再次響徹大殿,聖令已出,一切敲定,絕無更改的可能。 

 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是作戰時才有的職務,大總管類似於元帥,而總管則類似於各大將軍。 

 至於西海道,並不在標準的大唐十道之內,是作戰時所特意劃分的一塊區域,類似臨時定的一塊戰區,而這個戰區內的所有軍務,都歸王權寧管轄。 

 “臣領旨,不破吐谷渾,臣絕不回長安。”王權寧眼神中滿是堅毅之色,如刀鋒般的臉頰好似散發出陣陣寒光,讓在場眾人頓時就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 

 聽到王權寧這般話語,沒人產生過絲毫懷疑的念頭,甚至王權寧給他們的感覺就是隻要一出手,就從沒有失敗的時候,他們這些大臣至始至終擔心的,都只是害怕王權寧權力過大,不受制約。 

 眾大臣見狀也只能作罷,心中閃過一絲嘆息,隨即又開始商量其餘的將領人選以及一系列的後勤等等問題。 

 最終商量出來給王權寧配置的人選為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兼任城王李道宗等等,都是一些名氣與實力兼備的將領,這些人統一聽王權寧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