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切西瓜 作品

第315章 無恥的慕容伏允

 正因如此,在之前的那些戰事上,儘管有了李世民的再三強調,但侯君集所率領的部隊間,也依舊時常會傳出下面士兵殺害百姓的事件。 

 但無奈,那時候正是唐朝用人之際,而侯君集在帶兵打仗方面也確實是有本事,這才一次次的得到了寬容。 

 試想一下,侯君集當將軍時,其手底下的士兵都是這般,若是真的讓他做了統帥,統領三軍,那所過之處,必定是血流成河。 

 但就是因為這個,侯君集必定不能為一軍統帥,而且這統帥還要能壓住侯君集,這才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問題。 

 以前帶兵出征,都是李世民親自人統帥,侯君集在他手下自然是不敢隨意放肆,有著李世民的壓制,侯君集也會收斂很多。 

 但如今的李世民身為皇帝,就算他想親自出徵,那朝廷眾大臣肯定會極力反對,如今的太子儲君年紀還尚小,若是這般時候皇帝出了什麼意外,那李氏皇族必將又陷入無盡的混亂之中,整個大唐恐怕又將狼煙四起。 

 李世民聽著眾大臣一個接一個的建議,腦海中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他思來想去,腦海中浮現出了兩個人的名字,王權寧以及李靖。 

 李靖的統兵才能絕對是一絕,哪怕就是李世民自己,在同等兵力、同等裝備的情況下,都不敢說能百分百有機會戰勝李靖,這位老臣若是領兵進攻吐谷渾,那想來是沒什麼問題。 

 但上面也說了,李靖太老了,儘管他身體看上去依舊還十分的強勁,卻也是改變不了他如今六十歲出頭的年紀。 

 在這個時代,六十歲出頭絕對算是高齡,甚至很多人都活不到這個歲數就駕鶴西去。 

 而且吐谷渾的地勢還是那般高,那些正值壯年的年輕士兵突然過去都要幾天下不來床,李靖這般高齡,若是真將他派過去,李世民真怕他會永遠的留在那裡再也會不來了。 

 至於另外一人王權寧,整個朝堂之上,不管那些大臣在如何的爭吵、如何的推薦,甚至就連那沒打過幾場勝仗的將軍都有人推薦,但就是沒一人說出王權寧的名字。 

 這就好似整個朝堂都形成了一種奇怪的默契般。 

 其實不管是朝廷眾大臣,還是皇帝李世民他們都知道,王權寧就是這個統帥最好的人選。 

 性格、武藝、年紀,以及統兵的能力等等,無論是從那方面比較,王權寧相比如朝堂上眾官員提出來的這些人都是要遠遠高出一大截,簡直可以稱之為完美。 

 但就是這般太過於完美了,完美到讓眾官員感到害怕,甚至哪怕是皇帝李世民有時候都會在心中暗暗擔心,擔心王權寧的權勢過大導致最後無法制衡。 

 就如同上次那般,在王權寧提出想推薦周繼武擔任朔州守軍將領時,李世民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其中原因,僅僅只是因為這是王權寧第一次在朝堂之上舉薦一個人,而且這個人也確實是各方面都比較符合,如若李世民直接否定了,那在軍中定然會引起較大的喧譁。 

 這般情況,就好像那剛打了大勝仗的將軍向皇帝討要一份十分合理的賞賜,這種情況下,身為皇帝也只能答應下來以安定軍心。 

 同時,李世民更擔心的是儲君太子的問題。 

 自己和這位結拜弟弟同歲,一樣的年紀,自己在時,尚且還能壓制他,但若是自己運氣不好,在他前面走了,以他的影響力,那誰還能壓制,哪怕就是新登基的皇帝都不行,甚至還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而且王權寧還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師,通過平日的觀察,李世民也能發現太子李承乾對其是畢恭畢敬的。 

 如今的李世民甚至都在懷疑讓王權寧擔任這個太子太師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了。 

 當然,這些擔心都是在王權寧有不軌心思之下才成立的,但人心隔肚皮,李世民也不放心將自己李唐皇室的安危都放在王權寧的忠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