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切西瓜 作品

第308章 君,民

 只能說還好這中山王王權寧是一副不爭不搶的性格,要不然以他的權勢,就是弄成宰相也說不定。 

 眾大臣心中嘆息著、羨慕著,但也就僅僅如此了,這些都並不屬於他們,就算是再想要也沒有半分的作用。 

 朝會經過這一小段插曲後再次回到了正常的軌道。 

 “諸位愛卿,面對吐谷渾王的這次交流通商請求,諸位認為如何?”皇帝李世民宏大的聲音響徹在太極殿內。 

 在一縷火紅色陽光的照射下,整個太極殿內都泛起一層金色的光彩,就猶如那神佛現世般。 

 皇帝李世民高座於龍椅,整個金光將他襯托的威嚴無比,猶如萬法不侵,一瞬間,天可汗的威嚴展露無遺。 

 就在三天前,那位於大唐西邊的吐谷渾國王突然來信,說想要與大唐修好通商,更說他十分仰慕大唐皇帝的風采,甚至還想自己的兒子迎娶一個大唐的公主。 

 儘管這吐谷渾王信中的意思大致是這麼說,但從那信中的用詞上卻是讀不出有半分的尊敬之意,甚至還帶有幾絲居高臨下的意味。 

 這般情況,也是讓李世民心中暗暗不喜。 

 更何況如今的唐朝,北邊強大的突厥已經是消滅臣服,而東邊的高句麗卻是距離太過遙遠,更何況隋朝滅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三徵高句麗所造成的。 

 這也讓李世民不得不慎重。 

 其實李世民之前就獨自一個人拿著地圖研究過,也是發現了這其中的問題。 

 幾乎絕大部分皇帝在剛登基時,都心懷著一顆開疆拓土的夢想,那就更不要說這般在這般年紀就已經獲得瞭如此成就的李世民了。 

 而當李世民在拿出地圖仔細研究後便是發現,如今的大唐若還想要繼續的擴大版圖,那向西是最好的選擇。 

 但不巧的是,在這般時候,位於大唐西邊的吐谷渾國王就遞了這麼一封國書過來,這一下子就被李世民給看到了西進的機會。 

 朝堂上,眾大臣看著最前方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他們混跡官場這麼多年,自然一瞬間就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頓時,整個朝堂之上,眾大臣紛紛開口,一個接一個的講著,近乎絡繹不絕。 

 “陛下,這吐谷渾國王真是不知死活,說是仰慕陛下,但言語間卻是沒有半分敬意,老臣覺得應當讓這吐谷渾國王再寫一封信來道歉。”一名頭髮鬍子花白的老臣說道。 

 “陛下,臣不這麼認為,在臣看來,吐谷渾國王的這封信就是簡直就是在挑釁陛下,臣認為應當直接要這吐谷渾國王親自過來長安道歉才行。”一名中年官員激動的說道。 

 “陛下,臣覺得這吐谷渾國王如此挑釁我大唐,應當直接派兵將這吐谷渾國王抓回長安。”一名身材魁梧的武將模樣的人說道。 

 眾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不斷說著,但言語間卻十分的一致,基本上都是要將這吐谷渾國王給如何如何。 

 甚至包括那最前面的宰相房玄齡都是如此,認為應當給予那吐谷渾國王懲罰。 

 畢竟身為皇帝的李世民都已經表露出自己的意思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自然就是一個勁的往這方面說了。 

 但儘管眾人都在七嘴八舌的說著,提出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但卻沒人能確定最終究竟當如何。 

 包括皇帝李世民都是如此,在他心中同樣是有好幾個想法,也有下面大臣說的辦法其中幾個還不錯,但李世民卻是猶豫了,不知道該選哪個好。 

 頓時,李世民心中不禁微嘆,眼神向原先王權寧身旁的位置上瞟去。 

 其實在這整個朝堂上的最前方第一排,不僅屬於王權寧所在的位置上是空的,在王權寧身旁的那個位置上同樣也是空無一人。 

 而此處之前所站立的,正是唐朝的另外一位宰相——杜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