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倚塵世 作品

第196章 我們的村長是個發明家

 在觀看一週後,夜羽發現村裡只有木匠,連個會打鐵的都沒有,村裡的農具還都是用糧食和動物皮毛在很遠之外的集市上換來的。

 這一發現讓夜羽武裝村民的想法直接破滅。

 夜羽躺在床上不停地排除一個又一個的方案,最終敲定了一個主意。

 “就這麼辦。”

 夜羽立即吩咐村民儘可能地去搜集硝石、硫磺和木炭,接著按照15份硝石,3份木炭和2份硫磺混合,然後進行研磨和過篩,使其粒度均勻細小。

 英熊牌小課堂開課啦:

 (其實在古代中國發明火藥的時候,火藥的配比為一硝二磺三木碳,但是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最終歐洲人在1750年左右確定了75%硝石、10%硫磺、15%木炭的最佳配比。根據化學方程看來,保持硝酸鉀74.64%、硫磺11.85%、木炭13.51%的質量比,火藥可以最充分地燃燒,這與歐洲人確定的最佳配比幾乎相同。)

 有了火藥夜羽就可以用來製造炸彈,但是僅僅有炸彈還不夠,因為炸彈肯定無法炸死所有的土匪。

 本來夜羽打算找幾名鐵匠製作一些土手槍,但是現在連鐵匠都沒有,製作手槍成了一個大問題。

 不過夜羽發現村子外面有一片竹林,夜羽決定用竹子製作最早的火槍——突火槍。

 突火槍的槍體材料為粗壯的竹管,中間填充火藥,在外壁設置一個小孔,作為點火之用。

 竹管後面裝有一根木棍,發射時需要手持這根木棍。

 竹管前部裝有子窠,也就是原始的子彈,古代是用瓷片、碎鐵、石子之類組成。

 突火槍使用的時候,手持木棍,將引線點燃,接著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子窠最大射程可達300米,有效射程達100米。

 但是由於突火槍的槍體為竹管制成,所以這種突火槍基本上是作為一次性武器使用,無法再次利用。

 夜羽決定以鋒利的碎石作為子窠,製造大量的突火槍。

 說幹就幹,夜羽將村裡所有懂木匠的村民喊來,將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了對方,經過不斷的探討之後,木匠們製作出了突火槍的圖紙,夜羽命名為“張家火槍”。

 整個張家莊的村民在夜羽的安排下,除去平時的農活之外的時間,就是一起製作火藥和張家火槍。

 在村民們忙活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夜羽在內心不斷地推演與土匪交戰時的情況,儘可能地製作好幾種方案,完善作戰細節。

 最終夜羽在英熊推演的幫助下,制定了一份最為保險的戰鬥方案,這份方案並不是儘可能地殺死土匪,而是在保證村民生命的前提下,儘可能得多造成殺傷。

 在夜羽的安排和指揮下,村民們根據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各項工作,有人負責製造火藥,有人負責製造張家火槍,有人負責挖坑,有人負責埋藏炸藥......

 而王二麻子的土匪隊伍一共有300多名土匪,而且還都攜帶武器,正面戰鬥完全沒有勝利的可能,需要另想他法。

 思考再三後,夜羽決定前往村子裡和周圍看一圈,熟悉一下情況和地形,再看看能不能有什麼額外發現。

 在觀看一週後,夜羽發現村裡只有木匠,連個會打鐵的都沒有,村裡的農具還都是用糧食和動物皮毛在很遠之外的集市上換來的。

 這一發現讓夜羽武裝村民的想法直接破滅。

 夜羽躺在床上不停地排除一個又一個的方案,最終敲定了一個主意。

 “就這麼辦。”

 夜羽立即吩咐村民儘可能地去搜集硝石、硫磺和木炭,接著按照15份硝石,3份木炭和2份硫磺混合,然後進行研磨和過篩,使其粒度均勻細小。

 英熊牌小課堂開課啦:

 (其實在古代中國發明火藥的時候,火藥的配比為一硝二磺三木碳,但是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最終歐洲人在1750年左右確定了75%硝石、10%硫磺、15%木炭的最佳配比。根據化學方程看來,保持硝酸鉀74.64%、硫磺11.85%、木炭13.51%的質量比,火藥可以最充分地燃燒,這與歐洲人確定的最佳配比幾乎相同。)

 有了火藥夜羽就可以用來製造炸彈,但是僅僅有炸彈還不夠,因為炸彈肯定無法炸死所有的土匪。

 本來夜羽打算找幾名鐵匠製作一些土手槍,但是現在連鐵匠都沒有,製作手槍成了一個大問題。

 不過夜羽發現村子外面有一片竹林,夜羽決定用竹子製作最早的火槍——突火槍。

 突火槍的槍體材料為粗壯的竹管,中間填充火藥,在外壁設置一個小孔,作為點火之用。

 竹管後面裝有一根木棍,發射時需要手持這根木棍。

 竹管前部裝有子窠,也就是原始的子彈,古代是用瓷片、碎鐵、石子之類組成。

 突火槍使用的時候,手持木棍,將引線點燃,接著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子窠最大射程可達300米,有效射程達100米。

 但是由於突火槍的槍體為竹管制成,所以這種突火槍基本上是作為一次性武器使用,無法再次利用。

 夜羽決定以鋒利的碎石作為子窠,製造大量的突火槍。

 說幹就幹,夜羽將村裡所有懂木匠的村民喊來,將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了對方,經過不斷的探討之後,木匠們製作出了突火槍的圖紙,夜羽命名為“張家火槍”。

 整個張家莊的村民在夜羽的安排下,除去平時的農活之外的時間,就是一起製作火藥和張家火槍。

 在村民們忙活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夜羽在內心不斷地推演與土匪交戰時的情況,儘可能地製作好幾種方案,完善作戰細節。

 最終夜羽在英熊推演的幫助下,制定了一份最為保險的戰鬥方案,這份方案並不是儘可能地殺死土匪,而是在保證村民生命的前提下,儘可能得多造成殺傷。

 在夜羽的安排和指揮下,村民們根據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各項工作,有人負責製造火藥,有人負責製造張家火槍,有人負責挖坑,有人負責埋藏炸藥......

 而王二麻子的土匪隊伍一共有300多名土匪,而且還都攜帶武器,正面戰鬥完全沒有勝利的可能,需要另想他法。

 思考再三後,夜羽決定前往村子裡和周圍看一圈,熟悉一下情況和地形,再看看能不能有什麼額外發現。

 在觀看一週後,夜羽發現村裡只有木匠,連個會打鐵的都沒有,村裡的農具還都是用糧食和動物皮毛在很遠之外的集市上換來的。

 這一發現讓夜羽武裝村民的想法直接破滅。

 夜羽躺在床上不停地排除一個又一個的方案,最終敲定了一個主意。

 “就這麼辦。”

 夜羽立即吩咐村民儘可能地去搜集硝石、硫磺和木炭,接著按照15份硝石,3份木炭和2份硫磺混合,然後進行研磨和過篩,使其粒度均勻細小。

 英熊牌小課堂開課啦:

 (其實在古代中國發明火藥的時候,火藥的配比為一硝二磺三木碳,但是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最終歐洲人在1750年左右確定了75%硝石、10%硫磺、15%木炭的最佳配比。根據化學方程看來,保持硝酸鉀74.64%、硫磺11.85%、木炭13.51%的質量比,火藥可以最充分地燃燒,這與歐洲人確定的最佳配比幾乎相同。)

 有了火藥夜羽就可以用來製造炸彈,但是僅僅有炸彈還不夠,因為炸彈肯定無法炸死所有的土匪。

 本來夜羽打算找幾名鐵匠製作一些土手槍,但是現在連鐵匠都沒有,製作手槍成了一個大問題。

 不過夜羽發現村子外面有一片竹林,夜羽決定用竹子製作最早的火槍——突火槍。

 突火槍的槍體材料為粗壯的竹管,中間填充火藥,在外壁設置一個小孔,作為點火之用。

 竹管後面裝有一根木棍,發射時需要手持這根木棍。

 竹管前部裝有子窠,也就是原始的子彈,古代是用瓷片、碎鐵、石子之類組成。

 突火槍使用的時候,手持木棍,將引線點燃,接著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子窠最大射程可達300米,有效射程達100米。

 但是由於突火槍的槍體為竹管制成,所以這種突火槍基本上是作為一次性武器使用,無法再次利用。

 夜羽決定以鋒利的碎石作為子窠,製造大量的突火槍。

 說幹就幹,夜羽將村裡所有懂木匠的村民喊來,將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了對方,經過不斷的探討之後,木匠們製作出了突火槍的圖紙,夜羽命名為“張家火槍”。

 整個張家莊的村民在夜羽的安排下,除去平時的農活之外的時間,就是一起製作火藥和張家火槍。

 在村民們忙活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夜羽在內心不斷地推演與土匪交戰時的情況,儘可能地製作好幾種方案,完善作戰細節。

 最終夜羽在英熊推演的幫助下,制定了一份最為保險的戰鬥方案,這份方案並不是儘可能地殺死土匪,而是在保證村民生命的前提下,儘可能得多造成殺傷。

 在夜羽的安排和指揮下,村民們根據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各項工作,有人負責製造火藥,有人負責製造張家火槍,有人負責挖坑,有人負責埋藏炸藥......

 而王二麻子的土匪隊伍一共有300多名土匪,而且還都攜帶武器,正面戰鬥完全沒有勝利的可能,需要另想他法。

 思考再三後,夜羽決定前往村子裡和周圍看一圈,熟悉一下情況和地形,再看看能不能有什麼額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