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薛定諤 作品

第394章 抵達藍色方舟

 2053年9月下旬的某一天,華米兩國海軍在東南部海域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雙方發射的導彈數量更是令人咋舌。 

 然而兩支海軍艦隊卻並沒有發生直接交火,而是圍繞著近300公里高空的一座空間站,以及靠近它的兩艘太空穿梭機,進行了數輪對抗。 

 簡單來說就是,米國海軍第三艦隊不斷髮射遠程彈道導彈,想要擊落靠近空間站的兩艘穿梭機,而華國廣海號航母編隊則使用反彈道導彈進行攔截。 

 短短5分鐘之內,第三艦隊就發射了24枚“天罰者”遠程彈道導彈。而廣海號航母編隊發射的反彈道導彈則是這個數字的3倍。 

 華米雙方似乎已經形成默契,除了發射導彈和攔截導彈之外,就沒有其它衝突了。一方鐵了心要把穿梭機打下來,另一方卻不惜代價要護住。 

 儘管如此,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天罰者”成功突破了反彈道導彈的封鎖,畢竟在高速運動下,海基反導系統的成功率能夠超過60%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而每當有米方的“天罰者”遠程彈道導彈靠近遠光科技的穿梭機時,程遠就會使用電磁炮將它們全數擊落! 

 米方之所以一定要藍色方舟號按照既定軌道運行,就是為了確保它能夠在墜落地面的時候,正好落在遠光科技所在的島嶼上。 

 這樣一來遠光科技就算全部砸毀,也只能算是一場意外事故。而且藍色方舟號是被純血會劫持了,責任也並不在米方。 

 至於用價值2000億米元的空間站與遠光科技同歸於盡是否划算,火神公司Ceo雷德菲爾德是這樣對國防部長穆爾西說的: 

 “2000億的空間站雖然昂貴,但它已經在軌10年了,最多再有10年就要退役。但如果我們解決了遠光科技,光在能源市場上的獲利就不只這個數字。更何況現在還未到最後時刻,從華國人的反應來看,他們對遠光科技的確非常重視。只要我們保持極限施壓,他們最終一定會低頭,並交出我們想要的技術。” 

 終於,當遠光科技的兩艘穿梭機成功抵近藍色方舟號國際空間站時,米第三艦隊這才停止發射遠程導彈, 

 這是因為如果繼續發射導彈的話,就很有可能擊中空間站,導致它偏離軌道,甚至墜落。 

 而且由於空間站移動的速度太快,距離第三艦隊也越來越遠,再發射遠程導彈,被攔截的幾率也會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