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薛定諤 作品

第338章 對遠光科技的態度

 “真是令人讚歎,沒想到居然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科學院核物理研究所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盤古之心”旁,一位頭髮花白的老教授看著三位屏幕上顯示的各項參數,一臉的笑容。 

 “閔老,您的意思是,這超導體磁場約束器真的有用?” 

 老教授的身邊,站著一男一女。男的約莫五十多歲,氣宇軒昂。女子則約莫二十五六歲的模樣,眉宇之間英氣十足。讓人一看便知這是一對父女。 

 這三人正是葉蔓枝以及她的父親,而他們口中的“閔老”則是科學院的院士,同時也是華國最負盛名的核物理專家。 

 面對葉父的詢問,閔老點了點頭:“雖然目前只有這一臺磁場約束器,但是從實驗參數來看,它的確具備室溫,甚至高溫超導特性,而且磁場強度是傳統超導材料的16倍。這就意味著,盤古之心再次點火之後,所需要的能耗會遠遠低於產出,完全可以達到商用標準!” 

 葉父聞言也是一喜,他立刻轉頭向葉蔓枝問道:“那個程遠有沒有跟你提過,總共16臺磁場約束器,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葉蔓枝則苦笑道:“爸,你也太著急了一些。今天早上來之前我剛和程遠通過電話,他說第二臺已經下線了,這兩天就能裝船運過來。相信按照這個速度,兩個月內就能完成任務了。” 

 聽說兩個月就能搞定,葉父滿意地點了點頭,因為根據情報,米國那邊想要實現商業可控核聚變至少要等到年底。 

 而且米國的可控核聚變項目和主流的“超導託卡馬克”磁約束聚變並不一樣,而是另一種“慣性約束聚變”,簡單來說就是用激光來實現兩個原子核發生聚變。但問題是產生激光本身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這種核聚變的能量轉換效率同樣不高,因此一直無法實現商業化。 

 據說今年初的時候,米國一位物理學家在激光蓄能技術上實現了突破,能量轉換效率從過去的不到50%,一口氣提升到了70%。從而將這種核聚變輸入能量和輸出能量的比值(Q)提升到了20左右,基本踏入了商業可控核聚變的門檻。 

 不過這種激光蓄能技術同樣還不夠成熟,存在輸出功率不穩定等各種問題,至少要等到年底才能逐步得到完善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