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錯誤章

關於【君】這稱呼,我知道有人好奇,所以這裡也提一嘴本書出現的些稱呼。我知道會有人說某個島國就一直稱呼xx君,會很違和。但請各位注意了,誰是爹誰是兒子?

【君】在秦朝時期,已經可以用平輩互稱,亦或者是對有學識之人的敬稱。比如《張儀列傳》:張儀曰:賴子得顯,方且報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君之計謀。

這裡面的【蘇君】,就是蘇秦。類似的史料很多,玄鳥就不多說了。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戰國策》: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

《高唐賦》:王曰:‘試為寡人賦之。’ 玉曰:‘唯唯。’

所以,請以史料為準~

《留侯世家》:太史公曰: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

《留侯世家》: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0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

大概翻譯下,張良的父親張平死於公元前250年,張良還有個弟弟,就當他是庶出非一母而出,那麼張良最遲最遲也得是公元前249年出生,這種還是算張良和他弟弟都是遺腹子。也就是說在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他刺秦時,張良起碼是31歲了……

當然,很多人也都知道張良汜上敬履受書的故事,當時黃石公是稱張良為孺子。至於這事,後續也會解釋。

【ps:這裡說一嘴吧,我知道很多爽文會將張良收為己用歸順秦國,其實這就是在羞辱留侯。張良是個我很喜歡的人物,他為報家仇國恨,弟弟死了都不下葬。為了刺秦籌備十餘年,東奔西走,而後敢拼死去刺殺秦始皇。這種人會歸順秦國?他在本書中自然不是反派,只是單純的立場不同而已。】

《田律》:租禾稼、頃芻稿,盡一歲不畢入及諸貣它縣官者,書到其縣官,盈卅日弗入及有逋不入者,貲其人及官嗇夫、吏主者各一甲,丞、令、令史各一盾。

《田律》:入禾稼、芻稿,輒為廥籍,上內史。芻稿各萬石一積,咸陽二萬一積,其出入、增積及效如禾。

《倉律》:(粟一)石六斗大半鬥,舂之為(糲)米一石;(糲)米一石為鑿(糳)米九鬥;九(鬥)為毀(毇)米八斗。稻禾一石……為粟廿鬥,舂為米十鬥;十鬥,粲毀(毇)米六斗大半鬥。麥十鬥,為三鬥。叔(菽)、荅、麻十五斗為一石。·稟毀(毇)粺者,以十鬥為石。

《裡耶秦簡》:遷陵卅五年豤田輿五十二頃九十五畝,稅田四頃【卌一畝】,戶百五十二,租六百七十七石。率之,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