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 作品

第536章 韓信恩師,武安君

 李左車那時因為太過年幼,並不能理解李牧的一些話。只記得大父揹著他站在長城處,望著南方的趙國不斷嘆息。 

 “大父不怕匈奴,亦不懼暴秦!” 

 “大父最怕的是將相不和,國主無能!” 

 “秦箭雖然厲害,卻是看的見的。” 

 “還有看不見的,殺人於無形!” 

 很快,秦國來了! 

 桓齮攻取平陽,殺趙將扈輒,號稱是斬首十萬。而後乘勝追擊,成包圍趙都邯鄲的形勢。危急關頭,趙王遷只能從雁門調回李牧,命其為大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軍。後大破秦軍於肥,殺秦將桓齮! 

 為此,李牧因功封為武安君。 

 面對冠帶,李牧在府中卻是嘆息。李左車記得,那晚李牧徹夜未眠,與他講秦國武安君白起的事蹟。對國主而言,武將就是鋒銳的寶劍。有敵來犯時,自當要出鞘殺敵。若是沒有敵人,自然得要歸鞘。可若傷到自己,也就無需留著了…… 

 這是武將的宿命! 

 他只望趙王遷勿要干涉他。 

 官職爵位,他不在乎。 

 後來,秦國再次發起戰事。自鄴進軍的秦軍在北抵南番吾時,再度被李牧所大敗! 

 趙國雖然贏了,卻也是慘勝。關鍵又接連發生地震旱災,讓國內遭受重創。趁此良機,秦王政是下定決心滅趙,以王翦為上將軍,楊端和、羌瘣、李信為裨將,兵分三路圍剿邯鄲! 

 李牧則為上將軍,親率族人抵抗秦軍。為了籌措糧草,甚至是將皇帝賞賜給他的金玉悉數變賣。他的壯舉令趙國人上下一心,硬生生的守住秦國三路大軍合圍,並且是發起了數次反擊! 

 於是王翦看明白了,秦國若想速勝就只能除去李牧。他們的確可以活生生困死邯鄲,可這時候若是別國相助,恐怕又是場邯鄲之戰! 

 他派奸細以重金收買郭開,告訴郭開若是秦國退兵,李牧必然是上位。到那時,趙國廟堂上可還有他郭開的位置? 

 郭開也覺得有道理,便在邯鄲城內散播謠言。說李牧一直不主動出擊,是因為在暗中和秦國和談。別忘了,李牧長子可還在秦國當差。他們就是要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偏偏趙王遷就信了這些鬼話! 

 當即派宗室派趙蔥去取代李牧。 

 面對昏庸無能的趙王遷,李牧是悲憤無比。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秦國長途奔襲若是久攻不下,士氣必然受到影響。這時候若是魏楚兩國出兵相助,秦國必定要退兵! 

 李牧努力澄清解釋,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趙蔥根本不理會他。李牧被逼無奈,只得拒不受命。誰料到郭開始繼續進讒言,還說李牧就是找理由。現在連大王的詔令都置之不理,這不是要造反是什麼? 

 按律令,就該夷其三族! 

 趙王遷於是以李牧宗親為圈套,迫使李牧回城的時候將其坑殺。將李牧定為叛國,夷其三族!李牧的短兵百將拼死護送李左車逃出邯鄲,讓他今後萬萬不可顯露身份。 

 等他逃出來後,望著被攻破的邯鄲城,李左車只是怔怔的笑著,一滴滴眼淚落在已經染紅的地上。大父李牧為趙守邊,屢破秦國。就是百姓都知道李牧就是趙國的守護神,只要李牧活著,那秦國就難以攻破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