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 作品

第493章 所以,扶蘇如何?

 官山海最早為管仲所提,商君則是提出壹山澤的理念。秦國這些年來也是這麼做的,將鹽池銅鐵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禁止民間開採。

 為安撫邊郡新地豪族,秦國則推行包商制度。由他們出價競標,價高者就能中標承包。巴氏如此,卓氏亦然。特別是以蠻夷為主的道,更需要當地豪族充為代理人,協助秦國治理。

 扶蘇負手而立,慷慨激昂道:“南征結束,北伐在即。故吾以為,秦可從鹽,鐵,茶,糖四處入手。不論官營或是包商,秦國皆可得大利。北伐所需糧秣,皆可由此而出,遠比增加賦稅更易令黔首接受。”

 “可。”

 秦始皇對此還算滿意。

 這些年來,扶蘇倒是與黑夫學了些本事。結合他自身仁治理念,加以發揚光大。他認為管仲官山海的理念就挺好,能令農夫黔首壓力輕些。

 “另外……”

 “嗯?”

 “涇陽使黔首自實田,得良田千頃,每年田稅可多收兩千石。”扶蘇抬手作揖,自信道:“故臣以為,可自各郡縣徹底推行。另有溲種法已記于田律,亦可推行。竊以為官山海的同時,農事絕不能放下。農商並非對立,當相輔相成。”

 “可。”

 黑夫望著扶蘇侃侃而談,也是一笑。雖然很多都是說過的理念,但扶蘇能將其融會貫通加以整合成為自己的想法,未嘗不是種進步。

 位居上位者,未必要開創些什麼理念。只要他能擇優選用,為國家發展護航便足夠了。知人善用,這是上位者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項能力。

 商君變法強國,張儀合縱連橫,范雎遠交近攻,韓非的法術勢,李斯的諫逐客書……秦國曆代君主皆是如此,在關鍵時候選擇有利於秦國的名仕決策。

 扶蘇重新坐下,看了眼正在大快朵頤的黑夫,也是相當無奈。本來以為能讓黑夫刮目相看的,結果人壓根沒看他。他這些年多次與皇帝衝撞,當朝駁斥他的政見,總會跳出來唱反調。

 他的想法未必是錯的,皇帝的決策也未必是對的,但不論臣還是子的身份,他都不該當眾衝撞。況且提出問題的人很多,但能解決問題的卻不多。

 也是自從接觸黑夫後,扶蘇才意識到辦實事的重要性。只會誇誇其談,於國毫無用處。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方為能臣。很多政論看似是好的,卻未必適用於秦國,而且推行起來會遇到各種問題。

 這些事,扶蘇也都親眼見識過。就比如黑夫出於好意,在六縣鼓勵晚婚晚育,希望女子能十六後再生子。可實際上卻有很多人拒不執行,還有的秦吏則是篡改親眷年齡,貪汙黑夫下發的補貼,簡直是畜生不如!

 秦國律法不僅約束黔首,對秦吏更嚴。黔首不執法,犯法危害不大。可身為秦吏卻是知法犯法,那就得受罰。若有爵位傍身,那就得削爵抵罪。若是罪責太大,就是徹侯也得死!

 爵位雖然重要,卻並非是免死金牌。不說白起這種戰功赫赫的將軍,對尋常秦吏而言更是如此。爵位來的艱難,去的卻很容易。因為商君變法時就已考慮到未來發展,若是爵位太多就會導致秦國都有爵位,田宅便不夠分的。所以就得想盡辦法,收回他們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