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 作品

第376章 昌邑宴,姜姓氏族

 晏清年過五十,為晏氏宗長。繼承晏氏祖輩遺訓,節儉好施,在高密素有賢名。再加上有晏子這層濾鏡加持,當地夷人萊民也都服他。 

 他的簿冊,早早便擺在黑夫的木案上,也是黑夫重點拉扶的對象。只能說這些姓氏豪族,自有其屹立不倒的緣由。他們家風嚴謹,遠不是暴發戶能比的。 

 “久聞晏子美名,今日能得見其後人,也算了卻樁心願。” 

 “少上造竟也知家祖?” 

 “當然。” 

 黑夫理所當然的點頭,笑著道:“吾在雲夢為吏時,便常聽人提及晏子。在吾心中,晏子甚至超過百家諸子。其善勸諫,多次直諫齊景公。機智應變,推崇節儉。堅持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輔佐齊國三公,一直勤懇廉潔從政,清白公正。平生不能與晏子游,人生憾事矣!” 

 黑夫這並非是單純的恭維,而是發自肺腑。語文書裡面關於晏子的故事,數不勝數。後來讀了《晏子春秋》後,方知晏子的厲害。 

 他是深諳語言的藝術,總能變著法的勸誡齊景公。並且是清廉愛民,堪稱官吏典範。齊景公有年饑荒,晏子希望能撥款賑災,結果齊景公不肯。晏子便想到以工代賑,打著給齊景公修路臺的旗號,大規模招募災民為工。同時延長工期不加以催促,讓民工能摸魚完成。 

 此外,晏子絕對是戰狼外交的典範。他出使楚國,楚王見其矮小就想羞辱晏子,讓他小門進入,而晏子則對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 

 後又想借齊國盜匪羞辱晏子,想說齊人喜好小偷小摸。而晏子則以南橘北枳反譏楚王,說他們在齊國不偷怎麼到了楚國卻偷竊呢?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東西嗎? 

 晏清也是無比激動,沒想到黑夫這位備受皇帝寵愛的秦吏,竟會對他們的先祖如此推崇。縱然時隔二百年,晏子的大名依舊響徹齊地,可黑夫是秦吏啊!而且,還是被譽為秦國烏鳥的寵臣!